第230章 帝王心術!(第2/3頁)

想到這。

馮去疾也一下明白了。

他苦笑道:“多謝李丞相開解。”

他前面只是腦袋有些渾渾噩噩,現在已完全想清楚了。

這次扶蘇提出的辦法,都是私下相會的,本就不會公之於眾,而且陛下後面給看的奏疏也說明了,這件事最終只會在小範圍內去解決,並不會真的廣而告之。

殿下後續籌集的事務府,也只是專司軍中將領轉職之事。

從始至終此事都跟他們沒有關系。

他們只是被告知了。

但也僅此而已。

然就是這個被告知,卻讓他們陷入到了兩難。

李斯搖搖頭,沉聲道:“眼下此事的確跟我等無關,但我們卻不能有絲毫掉以輕心,因為不知何時,此事就會變成真的,到時我等若是不能應付得當,恐怕在朝中恐就不安穩了。”

李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馮去疾連忙點頭。

李斯目光深邃的看向天空。

心中思緒翻飛。

始皇的身體前段時間就傳出有問題,只是在幾天後,很多人以及他都認為這只是一個借口,為了推扶蘇上位,只是到現在,他心中漸漸存疑了。

若是陛下真的身體出了問題呢?

而胡亥在南海又遭遇了一場襲殺,那就注定會讓始皇生出擔憂,為了扶蘇日後能平穩上位,也為了帝國的長久穩固,始皇定會將軍隊的一些隱患給扼殺掉。

但軍隊真正的隱憂源於軍功爵制。

這不是短時能扭轉的。

所以才有了扶蘇的兩次召見朝臣。

那些話看似是扶蘇說的,未嘗不是陛下想告訴給他們的,同時陛下也是想借此告訴他們,今後朝廷的風向變了。

目下陛下還有余心讓扶蘇穩紮穩打的去做調整,但等到陛下的身體日漸惡化,到時陛下還會這麽沉得住氣?還會繼續追求平穩?

不可能的。

他對陛下很了解。

陛下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向來是不顧後果跟影響的。

陛下看重的從來都只是結果。

所以才有了這幾日的這番‘君臣之會’。

馮去疾點頭道:“那我們這幾年,其實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為日後大規模推行‘入學’、‘為吏’、‘賜氏’做一些先行準備,避免日後真的需要時,我等捉襟見肘。”

李斯頷首。

兩人看了看四周,快速邁步離開了。

只是步子都略顯沉重。

雖然這件事沒有最終敲定,卻已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他們胸口,讓他們不得不時刻警惕,不過他們比其他人好一點,至少他們已反應了過來,其他朝臣可未必。

鹹陽宮。

嬴政面色很平靜。

他讓宦官將李斯馮去疾看的奏疏重新收回案上。

這件事已經結束了。

所有的一切都只流於言表。

朝廷接下來真正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將軍中的隱憂解決掉。

至於嵇恒提出的辦法,嬴政同樣頗為心動,但他也很清楚,現在還不到時候,而且牽扯太大,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累及自身,因而他不會輕易去推行的。

但當下不適合。

並不意味著什麽都不做。

所以他借扶蘇之口,將這些事告訴給了朝臣。

他要讓朝臣心中要有數。

而這便是帝王心術。

通過一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話,讓朝臣疲於奔命,陷入到各種猜疑之中,最終不得不努力的去多做事,以避免最後陷入麻煩。

嬴政望著案上的奏疏,目光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嵇恒給出的解決之法他看過。

的確有可行之處。

只是他對嵇恒始終存有戒心。

嵇恒這個人想法有些太過恐怖了,似乎無所不能,對政治之道十分熟稔,根本就不像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也不像是一個未踏入朝堂的人。

他跟韓非也不一樣。

韓非的確對君主專制有很深的理解。

但韓非終究只算一介書生,擅長書寫文章,並不適合踏入朝堂,一旦踏入朝堂旋渦,就很容易失去原本的理性,變得平庸。

然嵇恒卻給人一種很老謀深算的感觸。

分明沒有踏入朝堂,卻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還對朝臣的心理算計的很是分明,甚至有時還在有意無意的算計自己,只是用的自己比較受用的方式。

但這依舊為嬴政所不喜。

他很討厭這種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覺。

尤其是嵇恒給出的解決之法,他也曾想過做出改變,但最終卻只能繼續沿襲著嵇恒的辦法,不然中間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

而這次嵇恒提出的解決之法,更是讓嬴政心生擔憂。

因為嵇恒想改變的東西太多了。

日後會將大秦變化成什麽樣子,就連是他都無法預測,而且之前在獄中時,嵇恒就不知一次的說過他的志向在於‘變國家,變治道,變生計,變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