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請立長公子為儲!(第2/2頁)

始皇帝真的老了。

但就算如此。

也無一人敢小覷他們的皇帝。

虎狼就算老邁,但終究還是虎狼,遠不是他們能輕視的。

而且……

始皇當真有立儲之心?

百官心中都生出了這個疑惑,過去始皇對立儲之事,態度十分的堅決,根本不予談及,眼下真的是想立儲嗎?

若他們開口同意立儲,但始皇只是作為試探,他們的貿然開口,會不會為始皇所憎惡?

舉殿數百名官員,無一人敢在此時吭聲。

就連李斯,此刻也面露嚴肅,有些猜不透始皇的心思。

殿內。

胡亥神色慨然,心中感慨萬千。

嵇恒這一次依舊對了。

父皇的確生出了立儲之心,而且的確是想確立儲君。

不過他也不知始皇為何會把此事大張旗鼓的說出來,但父皇既然這麽做,自然是有父皇的道理。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他知道。

父皇心中早就定好了人選,眼下所謂的問詢,不過是走一個過場,想到這,胡亥一下也反應了過來。

父皇或是在借此試探朝臣。

一方面試探朝中那些大臣跟扶蘇親近,另一方面試探朝臣對立儲的態度,而且此事是當眾決議的,也即是說,只要最終定下儲君為扶蘇,那麽這些朝臣在散會前,至少都會在口頭上支持扶蘇。

那之後再從中作梗,便留下了一番口舌。

一念間。

胡亥神色更顯低沉。

他感覺自己這墊腳石當的似乎太成功了。

沉默良久。

博士仆射周青臣率先開口道:“臣,博士仆射周青臣敢問,陛下對儲君人選定見如何?”

聽到周青臣發問,百官眼睛一亮。

“大朝議事,不當揣摩上意。”嬴政冷冰冰的一句回絕了試探。

周青臣一臉訕訕的坐了回去。

大秦博士學宮眼下雖已名存實亡,但這個官署並沒有真被拿掉,只是相較過去更沒有存在感了。

“臣,胡毋敬有奏。”西邊文職大臣區的胡毋敬昂然站起,慷慨激昂道:“皇帝陛下掃滅六國,威加海內,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器械一量,同書文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澤及牛馬,為千古第一大皇帝也。”

“然則,平海內易,安海內難。”

“天下九州,情勢風習各異,難為一統之治。”

“大秦欲安,必定大政堅守,不可朝令夕改,更不可人變政變。”

“陛下諸皇子中,臣認為長公子為善。”

“長公子孝順,定能堅持陛下之大政,而且長公子寬仁厚道,在天下九州素有仁名,也能安撫天下民心,推行天下一統之治時,更為為萬民所接受,也能更顯溫和。”

“長公子為儲,於國於民皆利。”

“臣建議立長公子為儲。”

“請陛下明鑒。”

胡毋敬施施然的說出了自己看法。

他為奉常。

雖位列九卿,實際權柄並不重,但奉常之所以能位列九卿,實則是還身兼一個太子傅,只不過過去大秦並未設立儲君,他這個太子傅,也是有名無實,若是大秦確立了儲君,他這太子傅可就不一樣了。

雖然太子府的官署等級並不算高。

但卻跟日後的儲君親近。

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而相較於百官的猶猶豫豫,他反倒對此很是開心,因而在遲疑了一陣後,也是很果斷的開口了。

胡毋敬的人選道出後,大殿依舊很是安靜。

眾臣心思不一。

這一年來,扶蘇的變化很大。

若是過去,他們很樂意支持扶蘇為儲君,但現在的扶蘇已讓他們有些看不清、看不透了,這讓他們生出了一些不安全感,加之上次對廷尉府的嚴苛,更是讓人心生忌憚跟恐慌。

更令他們不安的是,扶蘇做事漸顯偏激。

這無疑會多出很多不確定性。

這時。

史祿開口道:“臣,史祿附議。”

“長公子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仁,有政治遠見,性格剛正,而今天下局勢波譎雲詭,大秦儲君當有一定的決斷力,臣認為長公子於國太平,於朝堂安穩,於天下長治而言,都是最佳人選。”

“臣同樣請立長公子為儲。”

聽到兩位‘九卿’開口,文臣坐席諸多朝臣頓時矚目。

他們是不敢率先開口的,但只要有人開了口,而陛下並沒有責怪,那這場大議的情況就明晰了。

陛下是真有立儲之心。

一時間。

百官的心思當即活絡起來。

畢竟立儲茲事重大,對他們同樣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