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雲中等君來!(第3/4頁)

但軍中響應者寥寥。

他們從軍是為殺敵立功獲爵。

不是想在北疆紮根。

只是四五年過去,朝廷似乎就沒有想將他們放回去,甚至每年回去的名額都十分稀少,這也導致,每到那個時候,軍中有關系的找關系,沒關系的想方設法的塞錢,就是為爭得那少量的回鄉名額。

在聽到繚可是主動來邊疆時,幾人都滿眼不可思議。

“伍長,你是怎麽想著來戍邊的?”有人終於憋不住,將心中的困惑問了出來,其他人也好奇的看了過來。

繚可面露猶豫。

他遲疑了一陣後,開口道:“我是聽從了一個人的建議。”

一語落下。

附近的四人齊齊沉默了。

良久。

矮小青年才急聲道:“伍長你這是得罪他了吧?邊疆是什麽情況,都過去一兩年了,誰還不知道啊?這時候建議你過來,這人簡直壞透了。”

“伍長你被騙了!”

“這種荒唐的話,伍長你也能信?”

繚可眉頭一蹙。

他並沒有開口反駁,只是沉默作為回應。

他若說出自己服役其實是在鹹陽當侍從,只怕這幾人會更加暴跳如雷。

“伍長,你平時看起來多精明的,為何在這事上就犯了蠢呢?現在已經不是以前了,天下太平了,也沒有戰事了,別說入伍獲得軍功,進來後,能不能回去都是一個問題。”

“我沅都服役四年了。”

“前幾年還跟著上將軍討伐匈奴,結果呢?仗倒是贏了,人卻還留在這,甚至軍中那些二五百長、校尉這些,一個勁的建議你舉家搬遷過來。”

“他們當真以為我沅傻?”

“這要是搬過來,還有回去的機會?”

“只是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這日子也實在太苦了。”

說著。

沅的情緒也低落下去。

在這邊待了幾年,他們其實已明白過來。

朝廷恐不想放他們回去。

尤其陛下在下令修長城後,不少士卒一躍成為了田卒,直接就紮根在了邊疆的數郡,他又豈會看不明白狀況?

他寧願當最累的燧卒,也絕不去當田卒。

他想回家!

他相信自己是能回家的。

一定能!!!

其余幾人同樣眼神一黯。

這幾年,他們風餐露宿,時刻聽令在各地馳騁,防範匈奴的小股入侵,眼下長城還在修建,但匈奴根本沒有死心,匈奴大部的確已逃亡數百裏外,只是北疆附近依舊留存著小股匈奴勢力,不時南下驚擾。

讓人煩不勝煩。

他們也一直在跟匈奴鬥智鬥勇。

只是這種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若有機會,他們想回去。

繚可感受到四周的氛圍,堅定道:“我相信這人說的,軍隊就是我的機會,你們也莫要這麽傷感,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的,你們也一定能回家。”

聽到繚可的話,沅忍不住嘲諷道:“伍長,你才來這邊沒多久,對邊疆的情況根本不知,等你在這邊多待上一陣,你就知道你現在的想法多麽可笑了。”

“天下變了!”

“天下已不需要那麽多上陣殺敵的將士了。”

“陛下需要的是在雲中郡、上郡、雁門郡種田的田卒。”

繚可搖了搖頭,道:“你既然都說了天下變了,那為何北疆的情況不能變?朝廷的確需要更多的戍邊田卒,但未必不能將我們日後放回去。”

“我相信那位先生說的。”

聞言。

幾人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嗤笑。

他們只覺得繚可在自欺欺人,朝廷若想將他們放回去,早就放了,至於出台各種政策想讓他們拖家帶口的搬過來?

安靜稍許。

沅似想到了什麽,憂心道:“我這次出任務時,好像聽說了一件事,就是關中出事了,伍長你既是剛過來,應該聽說過,具體關中發生了什麽事?”

繚可點了點頭,道:“這我的確知道,在我來這邊時,關中的確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滿載鹽鐵的船只沉水了,那鹽鐵數量之巨,足以影響關中整年的生計生產。”

在繚可開口後,四周驚呼連連。

“什麽?”

“還有這事?”

“最後情況怎麽樣?”

“……”

沅等人一臉焦急。

他們都出身關中,若真發生了這種大事,只怕自家今年會很難,尤其是自己沒在家中,缺少青壯的情況下,今年家裏恐會出大問題。

繚可笑道:“你們不用擔心,事情已經解決了。”

“少府從敖倉運了大量的鹽鐵,在我臨走前,鹽鐵缺少的情況,已經徹底解決了,甚至各地都有了剩余,對此,朝廷還提高了鹽鐵的質量,而且沒有增加任何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