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第2/4頁)

嵇恒並沒有就此多想。

胡亥畢竟是始皇子嗣,就算再胡作非為,基本都闖不出什麽事,他也懶得就此多想。

風聲沙沙,吹動樹梢。

……

另一邊。

扶蘇回到了雍宮。

跟嵇恒的這番聊天,對他的震撼很大,完全開拓了眼界。

他對天下治理之道有了新的看法跟認知。

他正襟危坐。

在腦海回顧了嵇恒所說,壓下心中隱隱蕩起的漣漪,從案上拿起一份空白竹簡,開始將嵇恒說的方略一一記下,這些想法,或許可能最終並不能真的推行下去,但就算日常觀摩,也能極大的提升自己眼界。

因而自當慎重記下。

半個時辰。

扶蘇已寫了幾十支竹片。

竹片上密密麻麻堆積著整齊劃一的秦篆。

扶蘇看了一遍,滿意的點點頭。

他感嘆道:“嵇先生,當真是大才啊,若非有嵇先生點撥,我恐根本就想象不到,天下的治理之法,還能以這種方式,可惜嵇先生出現在我面前的時間太晚了,若是能早些,在大秦立國時便出現,或許大秦也不至淪落到現在地步了。”

“時也命也。”

“或許這就是大秦注定的命數。”

“且為之奈何?”

扶蘇搖搖頭。

他將這份竹簡重新攤在案上,再度取出一份空白竹簡,將上面的內容仔細謄抄了一遍,確定無誤後,這才拿到火上炙烤,將上面的墨跡完全烤幹,小心翼翼的將竹簡合好。

他將竹簡放在袖間,準備將嵇恒所說,上書給始皇,讓始皇過目。

他已非是當初。

若是之前的扶蘇,恐不會急於將這些東西上書給始皇,而是會想著找人商量一番,問問這些想法的可行性,只是他眼下已今非昔比,不會冒然的將自己要做的事告訴給他人。

一切當慎重從事。

不多時。

扶蘇去到了鹹陽宮。

在給殿外宦官說了聲來意後,便恭敬的將竹簡遞了過去,然後站在殿外,等待著始皇召見。

時間流轉。

扶蘇卻感覺今日時間格外漫長。

他也不知自己究竟在殿外站了多久,等宦官傳令,始皇召見自己時,他都隱隱感覺雙腿有些發麻了,他用手拍了拍衣角,給衣襟整理好,面色肅然的進到大殿。

剛一進入大殿,便直接躬身道:“兒臣扶蘇參見父皇。”

嬴政面色如常,指尖放在竹簡上,但並未急著言語,仿佛在思考什麽。

見狀。

扶蘇也不敢打擾。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嬴政低語道,良久,他才把目光移向扶蘇,問道:“嵇恒對這句話是何說法?”

扶蘇頓時一愣。

一度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他的確在竹簡中記了這句,但竹簡上面的內容,難道不比這句話更有價值?

他心中很是費解。

不過也不敢詢問,只得道:“嵇先生對這句話並無太多解釋,只是說大秦想要成事,後續恐要看天時地利,不會再如過去一般為朝廷完全掌控,兒臣認為嵇先生此言有理。”

“你認為大秦需看天地顏色?”嬴政冷聲道。

扶蘇面色一滯,連忙道:“兒臣不敢。”

嬴政冷冷的看了扶蘇幾眼,最終把目光收了回來,道:“嵇恒的這些主意,太過異想天開了。”

扶蘇道: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手段。”

“大秦國內陳苛良久,非大破大立能解,底層民眾疲敝,不適合再有動作,因而唯有另辟蹊徑,兒臣認為嵇先生所言,不失為良策,若朝廷能抓住機會,恐會一舉解決擠壓朝廷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積弊,此當為天下之幸。”

“大秦之幸!”

“請父皇明鑒。”

“你對嵇恒的主意有這麽高的看法?”嬴政道。

扶蘇道:“兒臣不敢隱瞞。”

“兒臣認為嵇先生之才遠超當世,即便是李斯丞相,恐也相去遠甚,嵇先生所思所想,都考慮得很是全面,並不會匆忙開口,也幾乎不會太過影響到底層,於民休息,且於國有利。”

“兒臣又豈能不動心?”

扶蘇實話實說。

他對嵇恒的觀點抱有盲目的信任。

因為嵇恒值得信任。

而且若非嵇恒相助,大秦想實現‘固本’,還不知要到何時,甚至若繼續一意孤行下去,根本就固不了本,只能任由天下糜爛,繼而引得天下大亂,到時舉世皆反,大秦又當何去何從?

嬴政微微蹙眉。

他凝聲道:“你在奏疏上寫到,你想要去北原?”

扶蘇心神一凜,連忙道:“啟稟父皇,兒臣的確有寫,眼下大秦通過‘官山海’,以及後續舉措,湊集了不小的錢糧,兒臣認為當將這些錢糧及時的分發給士卒,用以籠絡軍心,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固本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