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3/4頁)

他想不清楚。

但他清楚的知曉,一旦大量賜氏,無論再怎麽尊重朝臣的氏,在無形間,也會淡化掉朝臣的‘氏’現在本身帶來的榮耀。

這是無可避免的。

只是朝臣又豈會輕易同意?

又豈願原本身份低微,甚至是低賤的黔首隸臣,一日間,就跟他們平起平坐了,都成為有氏的人?

朝臣不會同意。

六國貴族、豪強、以及士人,又豈會同意?

賜氏的波及面之廣,近乎囊括天下,就算朝廷力推,甚至就算始皇當眾昭告天下,也根本無法壓下被影響群體的不滿怨恨。

到時朝廷又能如何?

還能繼續強推下去?只怕只能半途而廢。

賜氏如此。

提供官吏之職同樣如此。

過去為吏條件苛刻,眼下突然開放,這定會引得一些底層不滿,尤其這次還擠壓的是關東的官吏,關東本就跟朝廷離心離德,這番動作下去,底層豈非更加跟朝廷疏遠?

到時六國貴族稍一慫恿,只怕關東就亂了。

這一番折騰下來,豈是大秦之願?

想到這。

扶蘇也是隱隱明白了。

大秦眼下是不適合再有大動作,準確說是不適合主動有動作,唯有等到天下生變,或者有人犯錯,朝廷才能抓住機會,名正言順的出手,也才能在外界主動削減壓力下,將這些阻力極大的政令落實下去。

甚至至少少數人犯錯都不夠。

必須接連有人‘相助。’

如若不然。

嵇恒的想法只能胎死腹中,根本就不可能落實下去。

因為大秦賭不起!

若是強推……

扶蘇在腦海想了一下。

他只想到了一種情況,便是商鞅變法時所為,誅殺上百老氏族,繼而讓變法得以繼續,但大秦是不可能這樣做的。

父皇立國時便說過,若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又有何顏立於天下?

父皇不會輕易對功臣出手的。

就算出手。

也不可能如商鞅那般瘋狂。

而且出發反而,言而不信,這對大秦的危害同樣很烈,兩害相較,無論選哪一個,都不是大秦現在能承受的。

只是不對功臣出手,便只有六國貴族。

但六國貴族遠在關東,又隱匿於各郡縣,蹤跡難覓,想針對六國貴族出手,又談何容易?

而且此舉過於損耗人力,反倒會加劇地方動蕩。

因而也不太可能。

他實在有些想不到,這天地同力是什麽。

扶蘇問道:“先生,不知你口中所講的天地同力究竟指的是什麽?朝廷最終能借助的‘外力’有是什麽?”

“我方才細想了一番,卻是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朝臣不能輕動,不然很容易落得一個刻薄寡恩之名,動六國貴族,又幾乎無門,至於動其他似對此沒太多影響。”

“還請先生明言。”

嵇恒搖了搖頭,淡淡道:“這不用問我,我同樣不知,大秦當下的情況,並不是我能隨意預測的,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具體會生出什麽變化,又會是那些人致使的,誰也無法推斷。”

“甚至很可能就沒有變化。”

“不過大秦現在有不少錢糧,卻可以用錢糧為引,撬動時勢變化。”

“你今後要做的,便是蓄勢,將前路鋪好。”

“以待天下之變!!!”

扶蘇眉頭一皺。

他狐疑的看了嵇恒幾眼,最終沒有再就此多問。

他明白。

嵇恒恐是真的不知。

只是不知變化生在何處,又如何能加以使用?難道只能等著生了變化,再爭取時間去將此事利益最大化?

這未免太急了吧?

他拱手道:“按先生所言,當下最要緊的,還是固本。”

“即將這大半年囤積的錢糧分發給士卒,用以籠絡軍心,保證軍隊穩定。”

“同時借此機會,了解軍中實情,確定軍中士卒是否真有識字算術之能,而後便不可再有動作,唯有等到朝廷、或者地方再生類似‘懷縣之事’時,才能繼續後續動作?”

扶蘇將心中所想一一道出。

嵇恒點了點頭。

他平靜道:“的確如此。”

“眼下關中民心集附,等大量錢財補償給士卒,軍心同樣會穩定下來,到時大秦的‘固本’基本可算完成了,但想要再圖謀後續,就沒有那般容易了,這次之所以能成,是因為天下早就習慣了朝廷的折騰。”

“只是過去不會殃及到自身。”

“而這次鹽鐵之事,卻一反常態的波及到了官吏身上,而且齊地之事,也讓齊地的貴族損失慘重,無論哪一方都會心生警惕,等到鹽鐵之事的影響,徹底為世人看清,只怕關東對朝廷會越發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