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努力的真相!!!(第3/4頁)

不少家庭甚至只有一套衣服。

誰出門誰穿。

這種情況哪還有多的錢糧?

嵇恒比他對民間的情況了解的多,為何還會說出這種話?

他滿心費解。

胡亥同樣充滿了不解。

嵇恒搖了搖頭,淡淡道:“你們會錯意了,若是一個人沒有成家,家中有百畝田地,就算不全部耕種,恐也能自知自足,只是官府不會容許這種情況,因而黔首辛勤勞作,除了保證自己溫飽,更是為了家庭。”

“家……”扶蘇低語。

嵇恒額首道:“就是家,只是很多人習慣把個人跟家庭混為一談,但實則兩者並不一定能對等,你們也都下意識認為,勞作是為了家庭的溫飽,所以家庭對黔首而言很是重要。”

“而這便是破局之處。”

“家永遠是人最溫暖的地方。”

“士卒在外省吃儉用,出生入死,為的是什麽?”

“為的正是這個家,為了讓自己的家人能過的好,也為了讓自己的家人,今後不用再遭這些苦難,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松口,因為在他們眼中,最切實最實在的東西就是田地跟錢糧。”

“也最能傳給下一代。”

“所以從士卒本身出發,沒東西能讓他們認同。”

“但若是放在家庭裏就未必了。”

聞言。

扶蘇只覺毛骨悚然。

他深深的看著嵇恒,卻是有種看到鬼一般,嵇恒這算計太毒了,他知道士卒不會輕易松口,尋常的東西也沒辦法讓士卒認可,所以他根本就不管士卒自身,而是直接放眼於家庭。

但家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稍有處理不當,大秦恐就要出大事。

扶蘇面色微白。

甚至都不敢喘粗氣。

嵇恒淡淡的掃了扶蘇幾眼,知道扶蘇又想岔了,他還沒那麽失心瘋,用家庭去威脅上百萬將士,那就算有上萬個腦袋,也禁不起砍。

他冷聲道:“士卒在外拼殺,為的是家庭,而真正論下去,其實是為的自己的後代,在能維持果腹的情況下,他們其實是樂於見到錢財耗費在後代身上,而這才是我讓高、將閭他們編書的原因。”

“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

“士卒本身走不通,那就通過其子嗣。”

“過去識文斷字基本被士人等階層壟斷,鮮少能為底層擁有,秦人雖對儒生很是不屑,但真出了事,還是會畢恭畢敬的請識字的布衣士子出手,他們過去只是沒有辦法識文斷字,若是官府給他們後代機會呢。”

“他們恐就會開始權衡田地跟知識的價值了。”

“只要有人動了心,目的就達到了。”

“只要後續朝廷稍加引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士卒,在家中有足夠養活一家人的田地後,把其余的功賞用來培養子嗣上。”

“因為對他們而言,知識那是上層人才能掌握的。”

“他們的子嗣一旦習的,豈非有機會能從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賤民’,成為大秦的吏,成為士人,成為貴族?!”

“士卒在外出生入死為的就是子孫後代。”

“但獲得田地錢財最終又能如何?依舊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世世代代繼續為黔首,遇到災年,恐還要到處逃難,但若是有識字之能,至少也能算得上是一個布衣士人了。”

“這兩者間的差距可是很大的。”

“而但凡有點見識,亦或者有點野心的人,在他們的眼中,官府給與他們子嗣上學的機會,是遠比功賞得到的田地錢糧更有價值的。”

“畢竟……”

“這是能實現階層跨越的!”

扶蘇跟胡亥良久無言。

經嵇恒開口,他們才意識到一件事,對他們而言,識文斷字,學習知識,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落到底層黔首眼中,卻近乎是上天恩賜。

黔首一生除非是真的沒法活命,不然他們的一生都是為了家庭。

而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延續。

嵇恒正是清楚認識到了這點,所以他沒有選擇從黔首自身出發,而是選擇從黔首的後代出發,通過黔首的子嗣,來動搖黔首對田地錢糧的堅持。

最終讓黔首認可這種解決之法。

這些年來,朝廷想了很多辦法,試圖讓黔首松口,但一直沒有做到,甚至於後續為了強行對象,將大量秦人遷移向南海北原,引得秦人怨聲載道。

胡亥就記得一件事。

當初始皇南巡時,曾到過南海,當時始皇問過趙佗一句話。

南海大軍,軍心穩定否?

他當時年歲尚輕,並不懂其中含義,但今日聽了嵇恒的話,也是赫然驚覺,只怕當時始皇就已意識到了問題,所以才特意問了趙佗,後續趙佗的答復是‘南海秦軍老秦人,何變之有?’,這才讓始皇最終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