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第3/4頁)

他們能行什麽教化?

他繼續道:“兄長並未聽錯,嵇先生給出的辦法,就是‘教化’,讓我等弟弟編著一本教化之書,用以日後教化大秦子民。”

“嵇先生還說教化之功,利在千秋。”

“我等雖不解,但也深知嵇先生之才能,因而回宮後,不敢有絲毫懈怠,將官府相關的書籍,以及過去夫子給我等授課時所講授的書籍,都從禦史中丞處借了過來,試圖編撰一卷教化之書。”

“只是忙碌大半月成效寥寥。”

一旁。

聽到公子高的話,將閭等人也都面露尷尬。

扶蘇好奇的問道:“嵇先生,讓你們編纂怎樣的教化之書?”

公子高道:“嵇先生說非是培養官吏,而是旨在於讓更多人能識文斷字,因而建議我們用隸書。”

“隸書?”扶蘇蹙眉,道:“大秦一文字,定的是秦篆。”

公子高點了點頭道:“當初朝堂定下的統一文字的確是秦篆,但嵇先生並不建議用秦篆,秦篆相對隸書書寫起來更為復雜,學習的難度更高,這樣並不便於後續的推廣跟使用。”

“所以隸書更為方便。”

“此外。”

“嵇先生還建議設計出一套標識。”

“用於分句讀。”

“便於提高學習的效率。”

“一切的一切,都為降低學習的成本,隸書比秦篆更為簡潔,朝中又有程邈、王次仲等隸書大家,加之隸書已漸漸成型,因而最為合適。”

扶蘇目光微闔。

他好奇的問道:“嵇先生可曾說明緣由?”

公子高搖頭。

他道:“嵇先生只說這是大秦今後要做的,還說事關到軍功爵制的改動,只是並未對我們多講,我們也不敢去多問,也知曉自己的天資,因而一心只在編纂出一卷合適的‘教化之書’。”

“若日後朝廷真的能用上,我等兄弟也算為父皇分憂解難了。”

“這對我們而言就已足矣。”

扶蘇心中微動。

若是關中有大量民眾能識字,那豈非是給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後續官吏?若真是這般,日後朝堂又豈會再受制於朝臣?

大秦缺少官吏的狀況也會大幅減少。

一念至此。

他想到了很多。

這大半年,通過‘官山海’的一系列動作,朝廷借此收斂了大量錢糧,這筆錢糧很是巨大,足以比得上過去關東大半年的田租。

嵇恒曾說過。

大秦眼下最棘手的是固本。

鞏固關中。

然後便是平復軍心。

而想要兌現過去的承諾,無疑是要花費大量的金錢的,眼下朝廷似已有這個底氣去面對這些了。

而且經過前段時間的事,關中民眾對朝廷已很是信服。

民心可用。

短時關中都不容易出事。

但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想真正的穩固關中,關鍵還是要落到軍隊。

軍隊才是大秦屹立於世的根本。

至於教化……

只怕是嵇先生在為日後考慮。

等後面關中穩固,軍心可用時,到時朝堂便有足夠的實力,去試著對天下做一些改變,而那時‘教化’的重要,就開始不斷凸顯。

扶蘇微微額首。

他看著公子高等人,笑著鼓勵道:“嵇先生將如此重要之事交給你們,你們務必要將其做好,不要讓嵇先生失望,若是成書之後,能為父皇重視,我相信父皇定不會吝嗇,定會給予諸弟弟賞賜爵位。”

“為兄提前為你們祝賀。”

聞言。

公子高等人暗松口氣。

他們前面還擔心會引起扶蘇不滿,沒曾想扶蘇不僅沒有怪罪,還對他們多為鼓勵,心中也生出不少感動。

公子高連忙道:“多謝兄長。”

扶蘇笑道:“你們若是有什麽想法,可去征詢胡毋敬、程邈等人,他們對編纂書籍跟隸書很有研究,對你們大有幫助。”

說到這。

扶蘇突然愣了一下。

他若是沒記錯,嵇恒才是真正的隸書大家。

當初將嵇恒的刻石從獄中搬出時,程邈等人對那座石刻是大為贊嘆,甚至扼腕嘆息不曾跟嵇恒一見。

這股愣神只持續了很短時間。

他也沒有想將嵇恒會隸書的事告訴給公子高。

嵇恒當初給高等人提供建議時,尚且沒有說出來,他又豈會就此多舌?

而且嵇恒的身份畢竟不能示人。

公子高等人若是去請教嵇恒,時間長了,恐會為程邈等人發現,到時反倒不好解釋。

當前的現狀就挺好。

扶蘇再度開口勸勉幾人要多做事,若是真遇到解決不了之事,一定要將其告訴給他,他會出面替他們解決。

在一片兄友弟恭的和諧氛圍下,扶蘇這才依依不舍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