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第4/4頁)

“他活不了太久!”

“人亡政息,自來有之。”

“扶蘇本就跟嬴政政見不合,未必真會按嬴政所說去做,而且扶蘇沒有嬴政那麽強硬的能力跟魄力,他改變不了多少東西的。”

“不過防範之心不可少。”

“等回去後,必須將此事告知給其他貴族,我等必須精力合作了,若再各自為戰,恐難傾覆大秦這艘巨船了。”

“無論最終情況如何,我們都不能再心存僥幸。”

“大秦必亡!!!”

張良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他對秦廷已不敢再生出任何僥幸。

秦廷的變化無法預知,誰也不知秦廷下一步會做什麽,若是真的痛定思痛,對舊有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正,後知後覺的他們,根本無法做出及時應對,只會被一步步蠶食殆盡。

這豈是他們能接受的?

“大秦必亡!”何瑊雙拳緊握,原本慌亂的心,此刻也變得平靜。

張良看向何瑊,眼中愁思並未減少。

他開口道:“繼續待在鹹陽已沒有意義了,等會就收拾東西離開吧。”

“不再深查了?”何瑊一愣。

張良搖了搖頭,道:“不用了,查不出東西的,我們在鹹陽無權無勢,其他人對我們避之不及,僅靠坊間傳聞,又能打聽到什麽?”

“再則。”

“秦廷的變化我已有數。”

“日後秦廷再有動作,已能作為驗證。”

“鹹陽的熱鬧,終究不是我等的,我等的歸處在新鄭,在潁川。”

何瑊點了點頭。

他這幾日一直在外奔走,但打聽到的信息寥寥無幾,韓國最先為秦所滅,因而秦地的韓人遷移來的時間最早,眼下這些人早已樂不思韓,也根本不願提供助力,繼續待下去也沒有太多結果。

不如歸去。

兩人簡單收拾了一下,跟舍人交代了幾句,便徑直離開了。

離開時臉上都掛著笑。

仿佛是附近郡縣特意來打聽官府情況的,眼下顯然得到了官府的滿意回應,準備回家報喜去。

店內其他人笑著相送。

張良跟何瑊,也是深感無奈,只能報以笑容。

隨著噠噠的馬蹄聲響起,兩人消失在鹹陽的大街小巷。

在出了城門後,張良回頭看了看高聳的鹹陽城,眼中露出一抹鬥志。

摧毀這樣的大秦,才能稱得上人生大幸。

也才能一雪亡國之恥!

不過他的心中一直存有一個疑惑,秦廷的轉向過於快速了,快的讓人有些目不暇接,他很是費解,也很想知曉,這究竟是大秦朝堂的共識,還是始皇及少數官員的想法。

若是朝廷共識,那屬實太過恐怖。

大秦的官員大多一心為國,如此盛況想滅秦談何容易?

若只是少數人想法。

也很是驚人。

智者如妖謀天下,也不過如此吧。

即便離開。

他依舊沒有想清楚。

他也並未將這個疑惑告知何瑊。

眼下秦廷已有動作,若六國貴族不做出應對,只會被秦廷一步步蠶食,最終失去掙紮機會,徹底淪為秦廷的階下囚。

只是想聯合六國貴族又談何容易?

當年蘇秦身掛六國相印,合縱抗秦,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眼下六國已滅,想將六國殘余勢力整合起來,也非短時能做到。

他唯一期許的,便是六國貴族能放下各自嫌隙,共謀大事。

秦廷可不會給他們留太多時間。

等秦廷將關中完全穩固,定會將目光放向關東。

枕戈待旦的秦人,又豈是他們這一盤散沙能抗衡的?但他們已經不起失敗了,現在的秦國遠比滅六國時的秦國更為可怕。

也更為兇殘!

張良回過頭,夾了夾馬腹,策馬離開了。

城中人聲鼎沸。

秦人奔走相告著,熱議著秦廷的處置,原本有些流失的民心,僅此一事,已大有回轉,民眾震驚之余,也在感嘆著朝廷的魄力。

同時也有人為蒙毅打抱不平。

不過這種熱鬧終究敵不過現實,在鐵官鹽官相繼發布告示,正式遴選有對應技藝的匠人、刑徒、隸臣後,大多人都湧了過去,試圖吃上一口‘官糧’。

在敖倉運來大量的鹽鐵時,再度將情緒推向了頂峰。

這種熱鬧一直持續著。

直到春耕來臨,黔首開始下地耕作,這股熱鬧才漸漸消停。

而那時已是孟夏之月(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