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第4/4頁)

“如何平衡楚系勢力跟老秦人勢力。”

“我因出身的緣故,跟楚系一脈走的很近,過去陽泉君即羋氏的羋宸,綱成君蔡澤等都跟我親近,他們都是楚系一脈,正因為有他們相助,我才能在父皇不喜的情況下,始終在朝堂據有一席之地。”

“眼下陽泉君、綱成君都已逝去。”

“但他們在朝中經營多年,不少官員都受過其恩惠,這些官員因他們的緣故向來對我很看重,只是隨著前段時間的朝堂變動,嚴氏、華氏等老秦人重新回到了朝堂,而我這次又對他們大為使用,卻是引得了楚系一脈不滿。”

“我這次之所以過來,未嘗不是想躲避紛爭。”

“只是有些事是躲不過去的。”

“老秦人跟楚系之間注定要去面對。”

“只是現在大秦的局勢並不安穩,我實在不想卷入這些紛爭,更不想朝廷因此增加內耗,到時不僅不能解國危難,反倒會加劇動亂。”

“這又豈是朝廷之幸?”

“請先生教我。”

扶蘇恭敬的朝嵇恒行了一禮。

他這段時間是深受其擾,但卻不知該怎麽面對。

按理而言。

楚系一脈有些過了。

但楚系一方過去對自己那麽支持,自己又豈能在這時翻臉不認人?

嵇恒微微額首,平靜道:“這的確是你身上的問題,你雖為大秦長公子,但實則真正坐穩位置是靠的楚系,這也是過去為何始皇對你不滿的原因之一。”

“始皇上位以來,一直在跟楚系爭權。”

“秦楚相交數百年,兩者王室間聯姻眾多,尤其是羋氏對秦影響很深,遠的有羋八子,近的有華陽太後,都曾掌權一時,在朝中擁躉無數。”

“秦昭襄王時的四貴,大多也出自楚系一方。”

“但有件事需理清。”

“現在楚系一脈早已非是當初,始皇上位之後,一直在試圖清除楚系對朝堂的影響,清洗呂不韋一脈,將呂不韋的門人全部趕出朝堂,華陽太後一脈則直接遷離了鹹陽,還有熊啟的叛變等,對相關官員更是一壓再壓。”

“即便如此。”

“楚系並非真的一蹶不振,而是一直在試圖重回朝堂,而你因母親的緣故,注定會惹上關系,所以這些人選擇了你。”

“他們試圖通過扶持你,讓自己重新回到朝堂。”

“這一切都是源於利益!”

扶蘇點頭。

他同樣清楚這點。

只是這些人畢竟過去為自己張目,眼下自己漸漸得到始皇器重,就開始跟這些人做割舍,恐會背負忘恩負義之名,不僅如此,還會惹得楚系一脈憤怒,到時自己在朝中恐會裏外不是。

正是清楚這點,扶蘇才覺棘手。

嵇恒輕笑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嗤笑,淡淡道:“這就要考驗你的個人能力,偌大的朝堂,注定會分出各個派系,你著眼的是楚系跟老秦人,以後恐還會分出關中跟關東,甚至南北東西等等。”

“這其實再正常不過。”

“但你其實不用太過去在意。”

“你只需記住,哪有什麽派系,都是大秦的臣子,各司其職就行。”

“所謂派系都是用來爭權奪利的。”

“而你是大秦的長公子,大秦的制度是定於一。”

“他們爭的權利,都是皇帝賜予的。”

“你能做的,其實是公平公正,然一碗水是端不平的,也不可能端平,最終還是要落到帝王心術上,除了掌握平衡,還有的辦法,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朝廷服從皇帝。”

“有爭執是好事。”

“但你要做的就是盡量的平衡。”

“不要把自己困在其中,若是實在有一方過於強勢,甚至讓你感受到了威脅甚至是壓力,那就出手敲打,甚至你要自己占據一定的主導權。”

“不要跟著他人的想法走。”

“只是你現在還需要他們的支持,所以不要得罪的太狠,該低頭時低下頭,多說一些好話,多表示一下親近,但事情要繼續做。”

聞言。

扶蘇眼中露出一抹異色。

他沉思了一下,似想清了一些,若有所思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在口頭上對楚系一脈表示感激,但實際依舊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嵇恒笑著點點頭,道:“面子裏子總要給一個,你為長公子,他們還敢真跟你翻臉不成?不過是做到大事不糊塗,小事當沒看見罷了,但需要分清主次,若是分不清,那就不要怪翻臉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