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第2/3頁)

“我等謝過先生為國出策。”

公子高朝嵇恒恭敬的行了一禮。

公子將閭幾人也跟著行了一禮。

嵇恒淡淡一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他同樣是有自己的心思。

只算相輔相成。

他道:“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不興。”

“大秦想要真正坐穩天下,定然要取信於民,就如當年商君徙木立信一般,重新贏得黔首信任,只不過這些年大秦要做的事很多,加之的確有些承受不住,所以並沒有兌現的想法,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或許朝臣中有人認為,朝廷可置之不理。”

“這也能為朝廷節省很多錢糧。”

“然此種做法無疑是飲鴆止渴,得不償失。”

“另外。”

“大秦以法立國。”

“想真正的秦法落實下去,就必須要將法推廣出去,僅靠宣傳律法的法官根本不夠,必須從其他方面著手。”

“下沉教育便是其中之一。”

“過去因為教育的成本高昂,朝廷根本無暇去觸及。”

“這才讓儒家漸漸得勢。”

“若是我的建議得行,大秦將教育下沉,無疑會擠壓儒家的環境,將儒家的一些迂腐思想,徹底從底層拋棄掉,也利於日後大秦律法的進一步推廣,畢竟教材對人的潛移默化,比世人想象來的要深。”

“正因為此。”

“我都堅定認為朝廷會這樣做的。”

嵇恒語氣很堅定。

公子高也面露肅然之色。

他其實對朝政理解不多,但多少還是有些了解。

也知曉朝廷面臨的嚴峻形勢。

若是真能借此平息底層民眾的不滿,對大秦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隨即。

他似想到了什麽,開口道:“近段時間城中沸沸揚揚的鹽鐵之事,先生可有聽聞?”

嵇恒眼中露出一抹異色,笑著道:“自是有所耳聞。”

“不過問題不大。”

“哦?”公子高面露異色,他緊緊的看了嵇恒幾眼,似想到了什麽,苦笑道:“原來先生有所出手,怪不得兄長這段時間這般氣定神閑,有先生出手相助,關中的鹽鐵危機應當無礙。”

公子高跟嵇恒又簡單聊了幾句,便直接起身告辭了。

既得到獲得爵位的方法,他們自要傾力嘗試。

他們本就沒有多少選擇。

與其將命運交給他人喜好,還不如將自己的命運抓到手中,至少曾經嘗試過。

噠噠的馬蹄聲再次響起。

院中。

胡亥並沒有跟著離開。

他前面一直在一旁旁聽,聽得也實在是無趣。

後面自顧自的在院中閑逛起來。

等公子高等人徹底走遠,胡亥才後知後覺的走過來,他轉過身,看了看已經關閉的屋門,眼中露出一抹警惕,他拿著涼席,朝嵇恒近前挪了挪,開口道:“嵇恒,這次鹽鐵之事,當真是出自你手?”

嵇恒蹙眉。

他平靜的道:“並未參與太多,只是有所提醒。”

胡亥眼中露出一抹不悅,埋怨道:“嵇恒,你這就有點不地道了,分明是我發現的你,為何你現在跟大兄走在一起了?”

他對嵇恒的做法很不滿。

當初若非他慧眼識珠,嵇恒當時可能就死了,哪有現在的風光?結果嵇恒非但沒怎麽幫自己,反倒一直在幫大兄做事,這讓他心中很有情緒。

嵇恒眉頭微皺。

他冷聲道:“無關乎幫誰,我只是一說故事的人,並不牽涉其中。”

“你說謊。”胡亥猛的拍案,對嵇恒怒目而視,他冷聲道:“你這分明就是狡辯,你哪沒有牽涉?兄長這大半年的變化,就算是宮中的侍女都有所聽聞了,這難道不是你的功勞?”

“你口上說著不牽涉,其實根本就沒做到。”

“你一直在幫大兄!”

嵇恒沉思片刻,最終點了點頭。

他道:“的確是這樣。”

“但我的規矩很早便定下了。”

“一兩故事一兩酒,扶蘇給了足夠的酒,我就給他講足夠多故事。”

“這未嘗算得上是偏頗。”

胡亥冷哼一聲,對這個解釋根本不認可。

在他眼中。

嵇恒分明一直在幫大兄。

若非嵇恒相助,大兄豈能在朝廷聲望日漸濃厚?

這次鹽鐵之事,起初大兄將奏疏呈上時,更是引得了朝廷反對,但最終父皇依舊力排眾議,放手讓大兄去施為,這未嘗不是嵇恒在暗中出謀劃策,不然父皇豈會讓大兄做這麽冒險的舉動?

“你這就是在狡辯。”胡亥憤怒道:“你就是在幫大兄。”

“你從一開始就偏向了大兄。”

“是不是?!”

胡亥高聲質問著。

嵇恒沉默。

胡亥冷笑一聲,漠然道:“因為大兄在你心中是公認的儲君,是大秦二世皇帝的不二人選,所以你才這麽盡心盡力的幫助大兄,你跟那些朝臣一樣,都是些趨炎附勢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