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第2/2頁)

“繼而去最大限度的實現民眾集附。”

“但民是不知道的!”

“官府這一番番挑撥心弦的事,落到民眾眼中,並不能消弭恐慌,反倒會激起更大的不安驚惶,因為官府始終沒有作為,那是否意味著官府並沒有鹽鐵?”

“官府壓的越久。”

“民眾的恐慌不安就越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民眾不一定會按朝廷的想法去做,很可能生出眾變數,而這些變數都是朝廷沒有考慮到的,甚至若有人暗中使壞,恐會將此事朝著不利於朝廷的方面進行。”

“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到時官府所為,不僅不能挽回民心。”

“甚至可能導致民心盡喪。”

聞言。

扶蘇臉色驚變。

他已明白張蒼的言下之意了。

張蒼深吸口氣,繼續道:“公子,我們前面都忽略了一個細節,一個很致命的細節。”

“鐘先生之所以這麽做,為的是什麽?”

“為的便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關中鹽鐵之事。”

“為何如此?”

“因為要節省時間。”

“關中鹽鐵之前的缺失數額很大。”

“對關中影響很烈。”

“所以朝廷必須盡快解決,稍作耽擱,便可能讓六國余孽有插手的機會,關中六地之民本就不少,誰也不知這些人對大秦抱著何等態度,因而解決關中鹽鐵之事貴在速度,而非是成效。”

“眼下朝廷實則本末倒置了。”

“若繼續如此。”

“只會反受其害。”

“也完全背離了鐘先生的初衷。”

“民最可欺。”

“也最不可欺。”

“他們能容忍朝廷一次的戲耍,但不能接受接二連三的戲耍,因為底層民眾也是有情緒的,朝廷要做的當是將這股情緒盡快宣泄出去,而非是在一旁添油加醋,讓這股不安情緒繼續滋長。”

說到這。

張蒼的眼神充滿了堅毅。

他堅定道:“杜少府的建議是錯的。”

“而且是大錯特錯!”

“他試圖通過一次次的挑撥,讓民眾情緒始終處於緊繃,繼而借此達到為官府立名的想法,但這個出發點本身就是錯的,因為地方民眾是不知道這些情況的,也沒有那麽多的判斷能力,他們那時只知道一件事。”

“就是官府並沒有解決掉鹽鐵缺少的問題。”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這個恐慌一旦蔓延足以摧毀大秦。”

“我過去求學時,曾聽到一個師弟講過一個故事。”

“在楚地有一書生,他雖有文采,但品行不好,愛說謊話,常常說謊話戲耍他人。”

“隔三差五給鄉裏的人說其母暈倒,其父摔斷了腿等假話,讓當地的村民氣的咬牙切齒,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太多,最終村民無一人再相信他的話,對他更是恨之入骨。”

“一日,他去別的鄉辦事,到夜晚時分,分不清去路,最終掉進了沼澤地之中。”

“這時任憑他拼了命呼救,卻始終不為四周人反應。”

“眼下杜赫提出的建議,跟這名書生所謂異曲同工,官府始終不能解決鹽鐵缺失的事,只是口頭說著要解決,就如同此故事一般,一直用一些‘假話’在欺騙世人,但世人對朝廷的信任是有限度的,如此太多次,最終會讓民對朝廷徹底離心離德。”

“就算日後朝廷真解決了。”

“民眾對官府依舊不會再相信了。”

“只會認為官府分明有能力解決,卻始終在戲耍自己,這樣的舉止又豈能挽回民心?”

扶蘇臉色徹底變了,額頭冷汗涔涔。

他已想到了可怕後果。

扶蘇拱手道:“多謝張禦史仗義執言。”

“扶蘇險些釀成大錯。”

張蒼搖了搖頭,道:“公子用不著謝我,我自己其實也沒反應過來,若非對鐘先生印象深刻,恐也想不到這麽多,更想不到這麽深,鹽鐵之事官府最好的處置辦法,就是等民眾近日的恐慌達到最大時,公子直接出面解決。”

“而非是拖拖拉拉。”

“事關數百萬人的生計生活,豈能如兒戲般戲耍?”

“就當以雷霆之速解決。”

“不僅能最大限度歸附民心,還能避免六國余孽暗中使壞,繼續維持關中必要的穩定。”

“這才是朝廷該有的解決之策。”

張蒼擲地有聲。

扶蘇也是連連點頭。

他現在已徹底反應過來,只是心中充滿了困惑。

為何杜赫會那般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