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打草欲驚蛇!(第2/2頁)

“不要抓真正的主事人,抓各家有一定實權的。”

“記得要派酷吏去抓。”

“名聲在外的。”

聞言。

扶蘇嘴角微抽。

酷吏?

大秦哪有什麽酷吏?

不過他也大致聽明白了,各大鹽商鐵商的主事人多半早就串通好了,並不容易套出話來,但其他在族中有一定實權的可未必。

一旦朝廷將架勢擺開,再稍一威逼,恐真能問出一些東西。

就算口風嚴實,也會被嚇得夠嗆。

畢竟是酷吏!

而這同樣是在嚇唬各大商賈。

考驗的是人性。

嵇恒吹著氣,淡淡道:“朝廷的一切作為,都只是在貫徹一件事,就是不顧民生,只注重查清沉船案,在不斷的高壓之下,一步步逼迫這些商人,不得不主動往民生方面轉,以減輕承受的壓力,同時讓民眾向朝廷施壓。”

“只要商人轉向了民生。”

“就意味著從暗處走向了明處,那就是商賈先沉不住氣。”

“一旦商賈沒沉住氣,目的就會顯露出來。”

“而這就是朝廷想要的。”

扶蘇點點頭。

他已聽明白了嵇恒的想法。

朝廷不能跟著商賈的思路走,必須要從中跳出來,而商賈的想法,恐是想借民意逼迫朝廷做一些利益割舍,所以朝廷直接不顧民意,只盯著商賈窮追猛打,逼得商賈不得不犯錯,或者只能主動的去引導民意,以減輕自身承受的壓力。

這一切的一切。

並不在世人認為的安民跟查案上。

而在商人身上。

所以無論商賈是不是有意的,商賈都不能從中脫身,就算真是偶然的,沒有商賈從中作梗,朝廷想處理起來,也會容易很多。

若真是商賈謀劃的。

朝廷越是針對商賈,他們就越是惶恐不安。

而且就算商賈中有人能沉得住氣。

但所有人都能沉住氣?

主事者能沉住氣,他們族中其他人呢?

一旦有人沒沉住氣。

那就意味著商賈的計劃出現了破綻。

而且朝廷一直盯著,他們就算有人意識到了,也不敢私下去串聯,這種只能靠自身意志力去強撐,又有多少人能撐住?

扶蘇躬身道:“扶蘇受教了。”

“治事先治人。”

嵇恒淡淡道:“這主要打的就是時間差,商賈敢這麽做,多半跟不少官吏有串通,所以朝廷知曉此事時,他們多半也聽聞了,所以繼續這麽按部就班,只會落到商賈的算計,因而要將商賈從暗處逼到明面上來。”

“光天化日之下,黑暗蕩然無存。”

扶蘇道:“先生說的極是。”

“我這就去傳話。”

嵇恒點點頭。

扶蘇頓了一下,想了一會,神色微異道:“魏勝,你現在去通知少府、廷尉府的官員,鹽鐵缺失之事不用再管了,這是商賈導致的,朝廷要做的,就是將此案查清楚查明白,給天下一個交代。”

扶蘇隨即繼續道:“同時,你去通知杜赫少府,讓他立即停下一切舉動,只派相關人員去懷縣,徹查鹽鐵情況。”

“通知蒙毅廷尉,嚴查這次沉船案件,另外給蒙毅說明我的意見,我個人建議尋幾個面相兇神惡煞、名聲在外的官吏來處理,等一段時間,派幾名官吏去各大商賈家走一趟,將各大鹽鐵商人的左膀右臂給抓到官府。”

“另外,讓蒙毅廷尉再派一些小吏,時刻盯著各大商賈家宅。”

“光明正大的盯著。”

“至於鹽鐵缺少之事,讓民眾自行解決。”

“朝廷無暇顧及。”

說完。

扶蘇回到了室內。

隨著屋門重新閉合,扶蘇苦笑一聲,道:“嵇先生,我這番話若是傳出去,不知會驚住多少人。”

嵇恒平靜道:“你還在乎名聲?”

“自古以來,評價一個為政者,幾人會看一己私德?多看的是大政得失,只要最終結果得逞,虧損一些虛名又何妨?”

“名聲對為政者本就是累贅。”

“惜名望而顧身者,又豈能成一番功業?”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嵇恒繼續道:“你其實太高看商賈了,商賈大多是一群色厲內荏之徒,當他們聽到官府不顧民生,只查沉船事件時,他們的舉動會比你想象的要強烈,商人大多是短視的。”

“你眼下可靜下心來品品茶。”

“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聽到商賈的消息了。”

說完。

嵇恒重新給扶蘇沏了一杯茶。

扶蘇看向茶碗中清亮的茶水,也不禁笑了笑,心平氣和的將茶碗端起,輕微的抿了一口,喝完,眼睛卻陡然一亮。

“這茶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