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第2/2頁)

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跟臣民不同。

如此才能彰顯帝王氣象。

而這種特殊性,從華夏有史開始,就一直存在了,非是從夏商周,更非從秦伊始。

大秦只是沿襲了前人。

但嵇恒說的也沒錯,經過這一月巡走,他也感覺大秦體制很難維持,大秦的體制,對官吏要求太高了,對財政的需求也很高,若是天下依舊維持原樣,想要維持統治,只能不斷增加徭役,不然很難維持下去。

只是將一些東西下放,必會導致威嚴喪失。

其中利弊,實難權衡。

他不敢妄下判斷,更不敢上書始皇。

扶蘇神色復雜的看著嵇恒,眼中露出一抹悵然之色。

他知道嵇恒所說,都是為了大秦好,但說到跟做到,難度可謂天差地別。

這是在損耗帝皇威嚴去處理。

良久。

扶蘇拱手道:“此中利害,扶蘇不敢妄言,更不敢評判,請先生見諒。”

嵇恒淡淡道:“無妨。”

“我只直說心中所想,聽也好,不聽也罷。”

“決定權在你。”

扶蘇苦笑一聲,無奈的點點頭。

他轉了話題,道:“眼下官商勾連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地方生產,我欲向陛下上書,徹查其中黑惡,先生以為何?”

嵇恒目光微闔,並未急著開口。

他沉思了一陣,道:“謹防狗急跳墻。”

“此事牽涉甚廣,不僅牽涉到相關官吏、部分商賈,還有關中絕大多數工匠。”

“若是朝廷沒做好後續的善後,貿然動手,至少鐵器商品,短時會出現極大混亂,甚至可能致使關中動亂,眼下最好按兵不動,提前做好相應布置,而後趁其不備,快刀斬亂麻,將此事一舉解決。”

“盡量不要影響到底層生計生活。”

扶蘇點了點頭。

他道:“先生認為當作何布置?”

嵇恒道:“官府如何決定我不管,但鐵器供應不能出問題。”

“用不了多久就是春耕。”

“一旦鐵制品出現問題,定會影響春耕,到時影響就太大了。”

“春耕關系著關中數百萬人生計,絕對不能受到太多影響,我個人是建議行動放在春耕之後。”

“這段時間讓‘采山‘右采鐵’‘左采鐵’等官吏,加大各地鐵礦石的開采,將多采出的鐵礦石囤積,不分配給商賈使用,等到日後朝廷動手,若關中真的出現鐵制品缺少,再拿出來以穩定民心。”

“若並沒出現動亂,則直接用於鑄造錢幣。”

“另外。”

“大力鼓勵礦工改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只要有人做出了提升,一律獎賞。”

“提高越多,賞賜越多。”

“可以賞爵。”

“只要不影響到春耕,不影響到底層,就算官府將相關的官吏、商賈全抓了,對關中的影響都不會很大,不過工匠那邊,卻是需要好好的篩選一番,將不合格的剔除出去。”

“這是官府的事,我就不多言了。”

扶蘇微微頷首。

他也認為不能操之過急。

一切當謀而後動。

對於相關官吏、商賈,扶蘇根本沒放在心上。

只要在關中,朝廷想清理這些,實在太輕松不過,只是當下以維穩為主,因而需要多考慮一些,不然根本就不用猶豫。

這時。

他也感覺到嵇恒的明智。

當初嵇恒執意將商賈安插在礦山鹽池的人剔除。

就目下來看無比正確。

若是礦山鹽池裏還有商賈的人,官府的這番舉動,定會早早落入商賈眼中,到時恐還會生出一些變數,眼下商賈對礦山內部,一無所知,朝廷卻能借此多做幾手準備,以防不測。

眼下,朝廷只需暗中摸查情況,到時一網打盡即可。

不過他也清楚,想完全堵絕商賈耳目不太可能,礦山那邊的動靜,早晚會傳到商賈耳中,他確實需要下番心思,將此事盡可能延後,以免商賈提前做出反應。

扶蘇眉頭緊鎖,在心中思量著。

嵇恒並未打擾。

相較於過去的浮躁,扶蘇已成長不少。

嵇恒是樂於見到扶蘇成長的。

在其位,謀其政。

有些事必須要親身去面對去解決。

良久。

扶蘇擡起頭,神色已歸復平靜,他滿臉歉意道:“方才有些走神,還請先生見諒。”

“無妨。”嵇恒淡淡道。

扶蘇深吸口氣,面色陡然一沉,道:“這次重走開國路,除了深入到這些黑惡,還了解到一件很聳人聽聞之事。”

“關中存在著不少的民田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