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第2/2頁)

“為了滿足天下需求,也為了更好推廣鐵制耕具。”

“朝廷便特許商賈參與經營。”

“因為官營鐵制農具質量低下,幾乎用不了多少次,就會出行一定程度的損壞,嚴重耽誤農時,地方黔首只能選擇購買商賈的高價農具,商賈過去就借此賺取暴利,而朝廷負責監管的嗇夫官員,很多都為商賈賄賂,故對官營情況視而不見。”

“任由一群備位充數的人充斥著官營作坊。”

“決口不向上稟告提高標準。”

“眼下鐵制農具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官營的鐵制農具,質量低下,但相對價格低廉,而商賈的鐵制農具,質量更高,只是價格更昂貴。”

“而今關中缺少青壯,只余一些老弱婦幼,若不用鐵制農具,根本耕種不完田地,所以地方民眾只能買鐵制農具,而買官營的難堪大用,商賈的難承其昂貴,因而地方民眾對官府始終是怨聲載道。”

“而像鐵制農具之類的情況,在整個手工業不知多少。”

“實在是觸目驚心。”

扶蘇鐵青著臉,面色很是陰沉。

他身為大秦長公子,面對如此黑惡,豈能不聞不問?

大禍已經顯出端倪。

不察覺則已,既已察覺,任何能無聲無息?

若聽任官商勾結,任由地方繼續盤剝,長此以往,民心根基豈會不喪失?

正是了解到這麽多黑惡,扶蘇才這般坐不住,一回到鹹陽,再給始皇上了奏疏後,立即憂心忡忡的來找嵇恒了,他若不將這些信息說出,心中實在是憋的難受。

安靜稍許。

嵇恒終於說話了。

“手工業的確有很多黑幕。”

“也急需解決。”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官吏跟商賈不同,商賈逐利,他們想將商品高價販售出去,只能盡可能提高商品質量,而官府不然,官吏只起監督作用,相對於借此讓民眾獲利,他們更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自己任職內,不出現大問題,一切照舊是最好。”

“秦廷這些年過於關注大政,卻是疏忽了對底層的關注。”

“繼而給了官吏上下其手的空間。”

“其中大秦嚴格的‘工籍’便是問題所在。”

“將門虎子,虎父犬子,這兩種情況一直更替發生,嚴格限制民眾的戶籍,一定會阻礙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若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算你上書提高各項手工業的檢測標準,最終依舊會重演今日之事。”

嵇恒似想到了什麽。

補充了幾句。

“另外不要過於擡高制度的作用。”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活人又豈會真被一個死的制度束縛住?”

“只要利益足夠大。”

“任何制度都會被破壞的。”

“對於一切涉及底層的制度,在初期往往都對弱勢一方更公平,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制度只會越來越偏向強勢的一方,因為到了後期,每個制度下都會形成一批利益相關的利益集團。”

“這些人就如你方才說的‘嗇夫’,他們在這個制度下謀利,本能的就會維護自身利益。”

“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

“唯一能做的,就是隔段時間清理一遍。”

“避免真的尾大不掉。”

說到這。

嵇恒目光微閃,道:“或許讓底層民眾參與監督也是個辦法。”

“不過這個辦法操作性不高。”

“情況也難料。”

嵇恒沒有就此多說,繼續道:“眼下大秦的腐化這麽嚴重,某種程度其實是依托於世襲工籍,工匠一脈相傳,他們跟官吏一直打交代,時間長了,自然會攀上交情,因而想有力避免這種情況,除了定期對官吏進行清理,還要打破當前的世襲制。”

“讓其他戶籍的人也能為工匠。”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是無窮無盡,也是富有想象力的。”

“唯有讓底層民眾參與進來,盡可能激發民眾的才能,才能推動手工業始終向前發展。”

“眼下還難以做到這種程度。”

“另外。”

嵇恒頓了一下,道:“大秦開國已九年,但在很多生產技術方面,卻出現了一定停滯,除了工匠懈怠,官商有意壓制,跟大秦的皇室其實也有脫不開的幹系,甚至於大秦的皇室才是主因。”

“大秦皇室太貪了!”

一語落下。

扶蘇卻是當場愕然。

大秦皇室是過於關心大政,有些疏忽了底層,但何曾限制過技術提升?

扶蘇滿眼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