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請你當個人吧!(第2/2頁)

在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三十分鐘的時候,除元嘉外,其余考生都沒法再像剛開始那樣淡定了,緊張的氛圍彌漫考場,眾人手心冒汗,原本清晰的解題思路也有些混亂起來,字也越寫越潦草……

任何看重考試結果的考生,雖然比不上考試綜合症那樣嚴重,但聽著鐘聲滴滴答答,而看到自己還有大片題目沒做之時,都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

怎麽辦?還剩十五分鐘!還有這麽多題目沒做!我要完了!

元嘉親身體驗過考試綜合症,心態自然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因為前面做題速度飛快,在考試時間還剩一個小時的時候,他就基本答完了全部的題目,還剩最後一道實驗設計的題目。

‘用信號檢測論設計一個實驗,並論述……’

這道題是關於《實驗心理學》裏面的重點知識,實驗的設計也相當考究個人對這塊知識的理解。

元嘉的考試時間很充裕,他悠哉悠哉地轉了轉手中的筆,像耍雜技似的,沉重且不規則的鋼筆在他指間翻轉,倒是有種賞心悅目的好看。

監考官看著他在轉筆,又看看其他急得抓耳撓腮的考生,心裏一陣無語……

元嘉的筆停下,開始設計實驗。

‘做小球重量差別閾限時,A同學感覺兩個小球重量有細微差別的時候,他就會大膽說出不同,而B同學比較謹慎,當兩個小球重量相差很大時才會報告。那麽A比B感受性強嗎?為此我們設計一個實驗……’

‘假設A和B同時在家中看電視等待客人,客人到了開始敲門,電視聲為噪音,敲門聲為信號,聲音大小會變化,那麽有信號有反應,稱為擊中;有信號沒反應,稱為漏報;無信號有反應,稱為錯誤預警或虛報;無信號無反應,稱為正確拒絕。’

‘不同情形之間的關系如下……【曲線圖】【曲線圖】’

……

實驗心理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用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的。

元嘉洋洋灑灑地設計下整個實驗的過程,詳細到‘擊中率’和‘虛報率’的過程計算,還畫上了坐標曲線的分布圖,最後計算得出AB兩人感受性因信號強度不同而變化的函數曲線。

當他合上筆帽的時候,擡頭看看時間,還有半小時才到五點鐘。

再看看周圍的考生,天氣並不熱,但不少人額頭冒汗,襯衫的領口扣子也解開了兩個。

筆試通過率三分之一,題目其實並不難,時間不夠用是真的,但心態也很重要,若是一直保持著平穩的心態答題,哪怕時間不夠用,也基本能考進前十名裏面。

為了給與其他考生鼓勵,安撫大家的緊張情緒,元嘉決定提前交卷。

他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起身走向講台,一瞬間便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

大家都有些奇怪,才四點半不到,能答多少題啊,這兄弟這麽早就放棄了嗎?

於是他們下一秒就看到元嘉的卷子。

監考官檢查翻閱中,他們看到了卷子的每一頁,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答案……

眾考生:“???”

觸手怪,請你當個人好嗎!

緊張的氛圍更濃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