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秦宮,始皇做後輩(第2/3頁)

但他知道,世人看到的,終究還是片面。

伐齊那一日,玉虛之仙都被陸子一掌拍落,西極天庭疑似有大仙神震怒出手,隨後整個西極天庭卻有半數墜下人間……

陸子是陸子,但絕不止於陸子呐……

秦穆公再做大拜:

“陸子願講道,為天下解惑,是吾等之幸,是蒼生之幸呐……”

“談不上解惑。”陸煊輕輕笑了笑:“我所傳之道,非我之道,而是吾師之道。”

頓了頓,他又輕聲開口:

“走吧,去雍城,吾還想要見一見那個叫做【政】的孩子。”

雍城,為秦國此時之都。

秦穆公按捺住心頭振奮,再執一禮,又做引於前,側邊,萬軍再舉刀兵,垂首而拜。

青牛未上雲端,就這麽行於大地之上,牛兒一步落下,越百川,跨千山,秦穆公伴於側,八十一甲隨於後。

他暗自心驚,陸子所乘的這頭青牛,似也不俗,牛蹄一邁,千裏萬裏盡落於一步方寸間……

所幸,秦穆公自身也為大品,雖這個時代的大品無法如同後世一樣邁出金光大道,一步能至念頭所至之處,

但真疾行起,一息萬裏也只是等閑,倒是可以跟上青牛的步伐。

伴行間,秦穆公恭聲:

“陸子此離三十載,天下變換呐……”

陸煊平和的笑了笑,忽而想起什麽似的,笑問道:

“近年來,諸子百家可有再添賢德?”

“有。”秦穆公點頭道:“最出彩的,當時一位叫做鬼谷子的大德……於您伐齊那一年降誕,如今卻已是大德了。”

他贊嘆道:

“那位鬼谷子,天資可謂卓絕,創下一個嶄新的學家,座下弟子不乏大賢之輩,如今有人將其盛贊為當世諸子第三人。”

“喔?”陸煊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問道:“前二人是誰?”

“您和孔子。”

說著,秦穆公似乎想起來什麽一般,又補充道:

“孔子似也有所悟,攜弟子開始周遊於列國,儒家如今在天下間也是一等一的學說了。”

“善。”陸煊頷首。

兩人言談之間,千山萬川都已跨過,雍城近在眼前。

秦穆公連忙加快了步伐,做引在前,城中諸官都早早來迎,城門大開,無數民眾也都在翹首以盼。

牛兒卻不曾頓步,繼續緩行,而明明緩行,卻似驟然之狂風,一步一步,一裏一裏,直入城中。

待青牛載著老人入城之時,此間又響起鋪天蓋地的頌聲,皆在頌迎陸子。

陸子之名雖響徹人間山河,但真要說起來,便是在洛陽於秦地最為盛。

前者是陸煊久居之地,幾次三番顯化大跡,後者則是得益於秦穆公殷切傳播,如今家家戶戶無人不頌陸子之名,甚至隱隱約約有神化的趨勢,

以至於秦地原本湧去天穹上的香火眾生念,大半都歸在了【陸子】的身上。

在萬民和百官的夾道歡迎中,陸煊平和的笑著,周身之勢去越發的洶湧、壯大,頭頂紫氣再現,

直至走入秦王宮中時,外頭的頌聲依舊高昂,萬民都在歡欣。

“吾卻是難當此禮啊。”陸煊騎著青牛入王宮,嘆道:“這還是吾第一次來秦地,這些百姓卻如此稱頌於我,愧而難當。”

“您說笑了。”秦穆公垂著頭,眼中卻是神采奕奕,輕聲道:“若非是您伐齊,止住了齊桓公的瘋狂擴張,恐怕此間早已陷入戰火,民不聊生。”

說著,他忽而想起諸地間四起的災與禍,神色微微暗沉了些許。

如今,秦地不起戰事,但卻依舊民不聊生呐……

陸煊並不知道這些事情,只是從青牛身上一翻而下,拍了拍牛兒的腦袋,旋即捧著道德經,在秦穆公的做引下朝著王宮大殿走去,

八十一甲和青牛則是都候在大殿之外。

才入王宮,陸煊便看見一個面容壯武,身上隱隱約約繚繞龍吟虎嘯的青年疾馳而來。

陸煊神色微微一動,感知到青年明明年歲不大,但身上卻纏著足足百份的人道大勢,且這運勢似非後天而聚,而是先天便存……

思索間,青年已走至近前,神色看起來有些緊張,一旁的秦穆公笑罵道:

“混小子,這位便是你整日念叨的陸子,愣著做什麽?”

青年回過神來,連忙做拜:

“秦國趙政,見過陸子!”

說著,他又朝秦穆公一拜:

“父祖!”

陸煊眼中浮現出了然之色,果然……

一旁,秦穆公一邊做引,請陸煊上坐,一邊介紹到:

“陸子,這便是我那第十九世孫,以趙為氏,以政為名,這孩子倒算是聰穎的……”

陸煊凝視著底下恭敬站著的青年,心頭忽然生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