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個人與集體(第2/2頁)

影響軍隊戰鬥力的因素有很多,如士氣,如軍心,如士卒的戰鬥決心,如組織度,如後勤能力,等等。大規模戰爭和小規模戰鬥,影響因素也各有不同。

大規模戰爭不是小規模戰鬥的簡單疊加,而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打仗一直獲勝,最後身死國滅的例子歷史上有,一直失敗最後大獲全勝的例子當然也有。

對戰爭的看法,直接影響軍隊建設。王宵獵從後世得到的知識,不是軍隊中用上了大炮,也不是擲彈兵,更不是鐵絲網,而是對軍隊的看法。那些技術武器,不過是加快了戰爭的進程,不是改變結果。

宋朝已經出現了火藥武器的雛形,按正常的進程,在戰爭中火器應該快速發展,發展出新戰法,新理論。元朝滅亡南宋軍掐斷了這個進程。明朝戰爭較少,烈度較低,發展也不快。到了清朝,就完全沒有新的發展了。

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弊端不是武器較差,而是軍事理論的發展停滯。到了清末,清軍打不過外國侵略軍,難道真的是因為列強的船堅炮利?更重要的,是軍事理論相差甚遠。認為是因為敵人船堅炮利,本身就是對戰爭本身了解不多的結果。認識到軍事理論、軍隊組織、戰爭指揮統統不如敵人,才是開始。

王宵獵的軍隊就是從組織開始,然後延伸到戰爭指揮、士卒訓練、後勤補給、醫療救援、工程建設等等各個方面的。最簡單的,士卒訓練王宵獵軍隊的一步一動,把各個戰術動作分解成各個關鍵動作,就不知道速度提設多少,而且士卒的動作也更加標準。

是不是一步一動訓練的士卒比舊方法訓練的士卒一定強?不一定的。有的人就是天賦異稟,有的就是更適合舊方法。但是,對一支軍隊來講,而不是針對一個人,新的訓練方法一定強得多。

一個人是一個樣,他們組織成集體又是一個樣子。對一個集體,必須要考慮到集體的特點,集體的利益。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既要考慮戰鬥力是各個士卒的相加,又要考慮戰鬥力不只是各個士卒的相加。

這次到穎州,近距離觀察了王宵獵的軍隊,嶽飛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只是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他的思考還很不成熟。但是開始思考,就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