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答案(第2/2頁)

見沒有人說話,王宵獵朗聲道:“這一套制度,從我開始,必須嚴格執行!有人違法,就必須受到懲罰!有人立功,就要受到獎賞!若是掌權的人賞罰不公,就是失職!天下人的眼睛不是瞎的,不要想著你做的事沒有人知道,就無所畏懼。仿鎮撫使司的司令部制度,以後的政事,條例之外,除特別授權,也要開會。凡是開會,必有記錄。主官做決定,參與會議的人員必須說出自己的態度。這些會議記錄有專人負責記錄保存,一般為掌書記。任何人不得銷毀、塗改會議記錄,原件必須要保存下來。有違反此項制度的,立即革除官職,由監察衙門問罪!對這一項制度,大家好好記下來!”

說完,王宵獵掃視了一眼眾官員。加重語氣道:“作為官員,要為我們的職責負責。又想要行使權力,又不想承擔責任,不可能的!官府的公文,除非制度規定多長時間銷毀、儲存,都必須完好保存。慶歷年間,蘇舜欽監進奏院,賣故紙宴賓客,被革職為民。這件案子,因為牽連到慶歷黨爭,過後多年依然議論紛紛。諸位以此事為戒,不要做出這種事來。做官就好好地做官,要宴請賓客,回家設宴去!許多人說因為一餐飲食,而廢一士大夫,為蘇舜欽覺得不值。要我說,如果士大夫都是這種德行,還憑什麽受到朝廷優待!放浪形骸,凡事不拘小節,這些都沒有什麽。但在公事上,必須事事小心!”

說到這裏,下面就有人面色大變。蘇舜欽一案是北宋的著名公案,因為判罰太重,又牽涉到了慶歷黨爭,案發時就議論紛紛。因為蘇舜欽是範仲淹舉薦,杜衍女婿,而後來範仲淹極受尊重,許多人為蘇舜欽喊冤。實事求是地說,對蘇舜欽判罰確實重了,但絕不是什麽冤案。這件案子,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士風多麽放浪無度,這些士人眼裏政事如同兒戲。

士人怎麽樣是個人性情,王宵獵無意幹涉。但官員就是官員,必須要有規矩。不為錢所累,不想賺這份薪俸,大可以不當官。當了官,就必須謹言慎行。

看著眾人的神情,王宵獵道:“要做官,就不要有小聰明。做官的,要講大智慧。要為國立功,為民造福,而不要只想著自己的風花雪月。給官員比較高的薪俸,讓他們公事之外,可以放松心情,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較高人要求,讓他們在公事上處處小心,不要誤了公事。”

說到這裏,王宵獵看得出來,下面的官員已經人人悚懼。便不再多說,道:“今天就說這些,諸位先在襄陽住下來。這幾天,由鎮撫使司參議陳求道、陳與義與你們一起,討論州縣條例,以後要如何做事情。討論精熟,諸位再回到治所,講給其他人聽。散了吧。”

眾人紛紛散去,沒有人說話,場面有些寂靜。一陣涼風吹來,吹在身上,有些涼意。王宵獵猛地打了一個哆嗦,突然發現,秋天已經來了。

看著離去的眾人,王宵獵突然覺得這些人好遠,仿佛與自己不是處在一個世界。一時恍惚,自己好像是這個世界之外的人,看著這蕓蕓眾生。

這個時候,突然又想起了大決戰的那個面畫。戰那個時候,有多少人認為是找到了救國救民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認為是找到了真理?有多少人只是要救國救民,又有多少人願意為真理奉獻終生。

最終決定從自己做起,對政治嚴格管理,王宵獵便就受到了這段記憶的影響。

總有人覺得自己聰明,認為舊中國不必如此拯救。如果讓你回去,你會怎麽辦?許多人會選擇做軍閥,發展地方,買槍買炮,甚至造槍造炮,發展起來了一統天下。甚至做皇帝,只要自己預知世界的大勢,搶先一步,中國必然重新崛起,成為世界大國。這條路太苦,最後還未必是正確的。救中國而已,何必要吃那麽多苦。

但如果最聰能幹的國人,嘔心瀝血,用盡了所有聰明才智,才只能走那條路,要什麽樣的神仙人物,才能更容易呢?甚至更有人,覺得自己要做李鴻章,做那些被打倒的人。覺得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地位,就足夠了。而且救了中國之余,還不耽誤自己享受。

想到這裏,王宵獵嘆了口氣。其實答案沒有那麽多,就一個而已。要想成功,先要放下自己。認為自己聰明,只是因為自己其實不聰明,並沒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