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天才少年(第2/2頁)

王宵獵道:“教民識字是最簡單的事情。現在只是村學。村童入學三年,要求學一千五百字。一年五百個字,說起來不多,其實還是有許多人學不會。而且只識一千多字,許多事情做不了。我想著等到過幾年,官府的收入更加殷實,換成五年。讓他們不僅要識一千五百字,還要學會書算。如果既識字,又會書算的話,學成出來最少可以做個小生意。如此就好得多了。”

陳與義道:“防禦說笑,世間哪有那麽多生意?做生意的人多了,也就不賺錢了。”

“賺那麽錢做什麽?做生意的人多了,世間的東西就全都有用。四處交流,百姓才賺更多錢。現在的商人雖然也不容易,但只要做得稍大,往往就是十倍獲利。我們應該讓商人沒那麽高利息,但也沒有那麽多風險。風險低了利潤就低,做生意的人就多,百姓就都得利。”

這話說起來簡單,裏面卻牽扯大量的問題,有的理論千年後都不一定能說得明明白白,陳與義哪裏能一下子想透?只是點頭而已。

人人願天下太平,因為太平的時候人類生活就容易許多。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對民族,都是如此。戰亂的時候有人能發國難財,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朝不保夕。

見陳與義不說話,王宵獵也不再多說。眼睛四處看,又看見對面河岸窗戶前的少年。

指著那少年,王宵獵道:“人們日子過得再好,哪怕免費入學,卻總有人不願意學習。你看河對面站著的少年,我幾乎天天看他站在那裏。對他來說,建這處學堂有什麽用處?”

陳與義看了看對面,道:“防禦想的差了。此事我聽村民說起過。不是那少年學不好,而是學得太好了。學堂裏的書本,別人要三年還不一定能夠學得完,他只用三個月就倒背如流。學不滿三年,官府不許擅自回家,也不能做別的事情。這孩子在學堂裏哪能做得住?若要睡覺,教師又不許。經常因為不聽教師的話,被趕出門來。”

王宵獵聽了吃一驚。原來天下還真有這樣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