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軍械與審計(第2/2頁)

王宵獵道:“弓弩制作費時費力。只是最近,我才從流民中找到幾個開封府過來的弓匠,說清了制作過程。只是一時之間,難以置辦完材料。是以旁邊別設一院,讓他們在那裏準備。”

閭勍點頭:“不錯,弓弩制作可不容易。特別是軍中所用,非是民間的弓可比。”

王宵獵本來是準備建個水力鍛坊,只是這裏地形不合適,正在別尋地方。新野這裏河流雖多,奈何地勢太平,蓄水不易。想利用水力,還是北邊的汝州合適。

要想把軍事裝備制造業發展起來,從煉鐵煉鋼,到加工制造,鏈條很長。一時之間,王宵獵哪能夠準備得起來?只能在這裏先制造急用的兵器,後面慢慢補充。

穿過院子,裏面是一排房屋。門口掛了一個牌子,寫著“審計司”。

汪若海問道:“制置,怎麽這裏還專設一個審計司?若是衙門裏的事情,設在衙門裏才對。”

王宵獵道:“官場上面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進行審計。要審計,就離不了查賬籍,懂數字。一時之間哪裏有那麽多人才?只能夠在這裏設著,先培養人起來。以後事情多了,才由他們做事。”

宋朝以前有勾當司,趙構登基,因為避諱,改成了審計司。後世的審計,名字是從這裏來的。官場之上,包括在商場,審計特別重要。王宵獵有前世記憶,當然知道這一點。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命一個官員做事,就要充分授權,才能保證效率。充分授權,不代表允許屬下為所欲為,必須進行嚴格審計。審計能不能做好,直接影響到整個官場。

這個時代的審計,其實用到數字的地方不多。王宵獵不同,要求參加審計司的人,必須要先學習數學。審計的時候,針對錢物,一一核對仔細。

在王宵獵看來,屬下的權力要有,嚴格的審計也要有,兩者相輔相成。

走過院子,汪若海看向房子裏。見有二三十個學生做在那裏,不足二十歲到三十多歲,正在看上面一個教師講課。一個學生轉過頭,正看見門外的人,神情有一些羞澀。裏面教師講的什麽,從外面並不能看清。不過看學生學得認真,態度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