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守株待他

六十年代初還不知道什麽是“談戀愛”, 年輕男女經過組織或是媒人介紹,相看彼此中意後經過短暫的了解便會很快結婚,“先婚後愛”才是這個年代婚姻的大趨勢。

夏天還沒過去, 飛機組的張國光、鄭子昂、胡俊明和蔡華相繼通過審批結婚了,光禮金廖杉在那個月都隨出去不少,都是曾經一起異國求學、現在一起為飛機研發奮鬥的同事, 廖杉直接按照當下隨份子的最高金額,每個都是包了六塊錢的紅包。

不過也沒事,因為廖杉她升職加薪了。

考慮到研究所眾研究人員過去一年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廖杉得以連升兩級, 現在拿七級工程師工資,每月從102元漲到了133.5元,漲幅比她支出去的份子錢還多。

並且隨著夏天又一批學生畢業,飛機廠研究所爭取到了一些新人, 廖杉也成功升任飛機組下發動機小組的組長, 她也有自己的“兵”了!

分配到她手下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剛從蘇聯留學回來的崔勝平,一個是剛從昌市航空學院畢業的朱強。

在去發動機廠的路上,廖杉和他們坐在綠皮卡車的車鬥裏閑聊, 先是問起崔勝平過去一年在蘇聯的情況。

這個文質彬彬的青年人皺緊眉頭,“其實不太好,一些保密課程已經不讓我們學習了。平時出行也有克格勃跟蹤監視, 我們和蘇聯人說幾句話, 克格勃就會在我們走後審查那些人, 問我們說了什麽。哦對, 克格勃就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簡稱,是他們國家的情報人員。”

“回國的路上也不順利, 臨到邊境時,蘇聯警察就上來檢查我們的皮箱,每個人都要檢查,不允許我們帶任何資料回國,就連筆記本也被他們沒收了。我還是急智下把《鱷魚》雜志的封面貼到筆記本外面,才得以保留下自己的筆記。”

崔勝平也是莫斯科航空學院的留學生,比廖杉小一屆,曾在學校裏見過她,也聽授課的蘇聯教授提起過她在校期間的努力和優秀。

但另一個青年人,朱強對於這個比自己和崔勝平都要小的小組長就有點心氣不平了,不過是比他們早工作一年,還是個女的,怎麽就是她做小組長了?這個叫廖杉的人能勝任嗎?

“沒想到情況居然變得這麽嚴重了。”廖杉蹙眉。

她轉向另一邊坐著的朱強,“聽說你畢業論文研究的是發動機燃油泵的柱塞零件?”

提起這個,朱強忍不住有些驕傲,“是的,我一邊學習這個零件的鍛造技術和工藝過程,了解柱塞零件在油泵中的作用、使用材料、性能、生產過程中的設備和工夾模具等一系列生產技術要求和工藝流程,一邊到生產線上考察研究,為什麽要在160噸的磨擦壓力機上加工?要幾套模具?零件加熱到什麽溫度鍛壓狀況最佳等等……”

廖杉不是看不出對方目光隱隱的不服氣,但在足夠強的能力下,年齡和性別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到了發動機廠,鐘長遠像第一次見到廖杉時那般從車間廠房裏沖出來,只是這次他臉上表情洋溢著激動和興奮。

“有效果!廖工,成了——”

鐘長遠甚至一開始都沒注意到廖杉身邊站著的兩個生面孔青年人,只顧著激動的和她分享著喜悅,“你設計的全氣膜冷卻火焰筒真的有用!發動機的推力增加了,油耗還降下來了……”

朱強險些以為自己是聽錯了,誰設計的?

鐘長遠帶頭引領著他們去廠房裏看改良了不知道是第多少版的發動機,發動機廠的其他工程師看到廖杉也迅速圍住她,七嘴八舌的說著,“廖工,你快來看看,現在不管怎麽燒,壓氣機的葉片都不會裂了,高溫問題解決了!”、“我們還在繼續調試,試著將全氣膜冷卻火箭筒的功效發揮到極致,你看這樣子行不行……”

朱強看著被眾多工程師們簇擁的年輕女同志,恍恍惚惚,她還真有些本事啊?

鐘長遠這會兒才注意到這兩個新人,疑惑的問,“你們是?”

“我叫崔勝平,飛機廠研究所新來的工程師,廖學姐是我們的小組長。”崔勝平趕緊說道。

朱強也連忙自我介紹,“我也一樣,我叫朱強。”

“哦哦,那你們跟著廖工好好幹。”鐘長遠像過來人一樣好言相勸,“廖工是有真本事的人,你們可算是趕上好時候了,過去一年發動機又是缺資料、又是缺材料,好不容易做出來了又因為技術壁壘只能用40個小時,廖工幫著我們都解決了,她可一點不比那些蘇聯專家差。”

“理論上可行,試試吧。”廖杉剛肯定了發動機廠一個工程師的改進意見,就聽到了鐘長遠在誇她,連忙擺手,“可不是我一人的功勞,我只不過是提了幾個建議,還是大家夥兒一塊完善、車間工人們幫著落地做出來,經過那麽多次試驗才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