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及時雨

十一月, 因為飛機廠已經許久沒有合格的飛機交付了,上面領導們特意來到沈市視察,他們來得正巧, 之前被部隊退回的那三架飛機說是修好了,飛機廠的廠長聶茂才立刻決定把這三架飛機的其中一架進行久違的靜力試驗,來匯報給軍方領導們。

“您放心, 我們飛機廠一直都在保質保量的在生產……”

空軍部部長孟黎走在人群前,隨著聶廠長來到車間廠房裏。

研究所的眾人已經調試好靜力試驗的儀器,飛機懸掛在寬敞明亮的試驗車間中央,機體被大大小小的回形杠杆團團圍住。因測試點距離不一, 回形杠杆的跨度也有所不同。杠杆之間環環相扣,形成一個鋼質的“網”。這種杠杆系統能近乎真實的模擬機身、機翼、尾翼上的均布載荷,也能通過杠杆跨度和間距的差異,模擬出大小各異的作用力。

這種靜力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生產若幹架就需要抽一架做靜力試驗以檢查其工藝質量。雖然飛機廠為了趕生產進度, 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靜力試驗了。

廖杉跟著其他人一同利落的對著孟黎敬了個標準的禮,林為華沒有軍籍,不像他們是隸屬空軍的科研人員,他只迎上前和孟部長握了下手, “好久不見。”

孟黎這些年氣質越發沉澱,往日在戰場歷練出的肅殺漸漸釀成沉穩溫潤,她嘴角含笑, “好久不見了, 老林。”

兩人簡單寒暄過後分開, 孟黎對著敬禮的年輕人們回禮, 正色道,“辛苦。”

聶廠長在一旁問, “那我們開始試驗?”

孟黎放下手,點了點頭。

廖杉回到自己剛剛站的位置,擡眼看了一眼不遠處的王川澤,微微頷首,和其他人一樣,幾乎同時拉下手刹。

加注在飛機各處的載荷慢慢增加,這是先用20-30%使用載荷進行預加載,以消除加載系統之間的間隙,隨後,再逐漸、緩慢施加載荷……

廠房裏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飛機,有些人甚至不自覺放緩了呼吸,仿佛生怕會驚擾到什麽。

“砰——”

突然一聲清脆的響聲,飛機機翼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折斷了。

林為華急匆匆跑去看數據,“才86%的載荷,怎麽會?”

靜力試驗驟然停止,廠房裏一時陷入一片寂靜。

一旁的師傅們一湧而上,紛紛上前查看。

總裝車間的師傅郭信厚難以置信,“機翼怎麽會斷了……”

可斷了就是斷了,就算他們沖上去,也無濟於事。

聶廠長滿頭大汗,都不敢看空軍部部長的臉,要知道之前的“紅星”戰鬥機可是加載到105%載荷時才出現損壞的。

“好,好。”孟黎氣笑了,“還好部隊及時退回了,不然這機翼到空中斷了,遭殃的就是飛行員了。”

聶廠長硬著頭皮,“可能是這一架的問題……”

孟黎只冷冷看了他一眼,“那換一架看看。”

飛機廠的師傅們趕緊忙活著把那斷了翅膀的飛機放下來,幾十人把另一架飛機推過來,重新上試驗儀器。

大半天後,第二次靜力試驗開始。

這次的這架飛機堅持的要久一些了,可到了90%載荷的時候機身也開始出現破損。

林為華皺眉,“是飛機的結構強度不行。”

聶廠長這下說不出話來了。

孟黎看著他,沉聲道,“試驗兩架飛機,兩架全部不合格,老聶,這讓我很懷疑飛機廠之前報上來的生產進度番二十翻的捷報究竟是真是假了,還是只顧著數量上翻番、從而忽視了質量?”

聶茂才想要解釋,“您聽我講……”

孟黎根本不給他說話的余地,幹脆利落的轉身,“從今天起,飛機廠暫時停工。等我視察過其他軍工廠後,再做定論。”

聶廠長臉上血色盡失,停工……這是對他工作的最大程度的不認可了……

廠房裏的其他師傅們也嚇了一跳,怎麽就這麽嚴重了?

但事情還能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再嚴重些。

不止沈市的飛機廠,其他地方的幾個飛機廠也是同樣的,被高效快幹的風氣吹暈了腦袋,一排查,居然沒有幾架飛機是合格的。一時間軍方震怒,怒斥了幾家飛機制造廠的領導,認為他們沒有把好質量這關,只追求進度,拿空軍戰士的性命當兒戲。

沈市飛機廠原本的廠長聶茂才直接被削了帽子,軍方派人接任,並且下令要求飛機廠眾人把所有只追求進度而放棄質量的工序全部革新,要“一刀兩斷”,放棄之前那些只顧著“多快好省”生產出的飛機,整頓好飛機廠風氣後才能重啟試制任務,並且以後務必要按照原本米格-19的圖紙進行生產。

那些老師傅們一時間惶惶然,怎麽就要“一刀兩斷”了?

新上任的廠長叫馬文斌,曾是一名飛行員,退役後在空軍部從事政治工作,他一上任,立刻發動員工們提建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擬定細致的整改措施、要求及驗收標準,健全了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