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三學期

七月底, 第一學年的學習伴隨著考試落下尾聲,暑假生活開始,但對於蘇聯各大院校的學生們來說, 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休息或是出去旅遊了,因為他們還有“第三學期”。

其實是崇尚勞動光榮的蘇聯青年們自發的參加大學生建設隊,度過他們稱為“第三學期”的勞動學期。後來慢慢的就變成一種規定, 暑假不再是暑假,而是下鄉勞動的“第三學期”。

在巴浦林諾夫教授的帶領下,廖杉跟著其他被分到他手下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莫斯科郊外的一個集體農莊,這些未來都是要造飛機的學生們現在一字排開, 在偌大的機耕地裏掰著玉米。

這種農活其實沒什麽技巧,純粹機械性重復勞作,見到玉米就掰下來扔到地頭,等最後把玉米再一起收到馬車上。

廖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黑色的碎發已經徹底打濕粘在她的鬢角上, 她直起腰來望了一眼幾乎看不到頭的玉米地,一陣無語。

真不愧是你啊,玉米曉夫。

因為蘇聯當權人對玉米的推崇,整個蘇聯都在大力擴種玉米, 人人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想要這東西能發揮出其奇跡的作用,希望能讓蘇聯以此一舉成為農業大國。

“上頭……真是上頭……”廖杉搖頭低喃,繼續掰著玉米。

高高的玉米杆被人撩開, 廖杉看過去, 王川澤站在那些茂盛的玉米枝葉那頭。

兩人目光對上。

王川澤擡腳邁過地上的玉米, 語氣裏聽不出情緒, “你速度太慢了。”

他說著,走到廖杉旁邊掰懸在玉米杆中間的玉米, 幾乎是一掰就是一個,不像廖杉抱著玉米擰來擰去才能搞斷。

他半挽著袖子,廖杉這才發現王川澤雖然看上去瘦,但手臂上也是有肌肉的,隨著他用力的動作,小臂上的肌肉鼓起鮮明的線條。

廖杉一想,也是,農收的時候她家那麽多人都要齊上陣的,更不用說王川澤他家只有他和他娘兩個人……

她對他好像又著不少的刻板印象,廖杉一邊走著神,一邊手下不停的繼續掰著玉米。

中午,學生們是在農莊旁邊的街上吃的,那裏擺了幾個用木板釘的大桌子、長板凳,飯菜是農莊的蘇聯大嬸們用自己種的菜做的,純天然的綠色蔬菜,十分新鮮可口。

下午廖杉繼續和同學們一起收玉米。

她繼續機械的重復掰玉米、扔地上、再掰、再扔……有種回到了廖家村搶收的恍惚感。

下午的日頭更盛,汗水更加多的往外冒,廖杉直起身的動作快了些,她眼前一陣發黑,身形晃了晃,一只修長有力的手適時托住了她的胳膊。

廖杉站穩,側頭看去,發黑的視線減緩,露出眼前人的模樣,她擦了下汗,“謝謝啊。”

王川澤沒做聲,收回手,只繼續掰玉米。

兩人一陣無言,各自做著手上的事。有時候王川澤看廖杉速度又落下,就會再走回來,幫她趕趕進度。

廖杉感覺有點別扭,怎麽感覺此刻的場景這麽像早些年她大哥跑去當時還不是她大嫂的李秀英家幫忙幹農活的樣子……

她真是想太多。

廖杉趕緊搖了搖頭,制止自己的胡思亂想,怎麽可能,大佬只是人好吧,才不可能是什麽獻殷勤。

“沒事,你別幫我了。”廖杉攔住又想幫她掰面前玉米的人,“我自己來就行,會努力跟上大家的進度的。”

王川澤薄唇緊抿,伸出的手緩緩放下。

又是一陣沉默,廖杉疑惑的看向旁邊的人,只見他突然撥開玉米杆,長腿一邁,就這麽離開了。

廖杉摸不清頭腦,他這是……尿急?

她也沒多想,繼續掰著玉米向前行進。

加油,廖小杉!

廖杉在心裏給自己打著氣,慢慢的她也找到了掰玉米的訣竅,速度終於也提上來了。

晚上吃過飯後,鄉間沒什麽娛樂,巴浦林洛夫教授就帶著學生們在田地裏上課。

收割下來的玉米葉和玉米杆堆在地裏,變成天然的柔軟床墊,學生們各自找了個位置躺下,很是閑適的吹著夏日微涼的小風,看著夜空中一閃一閃的星星,享受一天中難得的清閑時光。

“有時候飛機也會在夜晚飛行,”巴浦林洛夫看著夜空和學生們說道,“敵人來的時候才不管什麽白天和夜晚呢,反而夜晚更適合敵襲,因為夜色就是最好的掩護。但夜晚飛行也面臨著很多挑戰,漆黑夜空的能見度較低,飛行員駕駛飛機上去,很難辨別周圍的環境,這種時候就要依靠我們的設計了,好的導航設備和雷達、通訊能讓飛行員們在這種環境下確定航線和位置,和地面人員溝通……”

真就飛機人,飛機魂。

人與自然這麽貼近的時候,別人可能聊的是北鬥七星、獵戶座流星雨,聊人生、聊哲學,而此刻聚集在這裏的人們卻大談特談這種環境下飛機應該怎麽設計才能正常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