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摯友重逢

十一月七日, 這是整個蘇聯舉國同慶的一天。

為了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紅場上舉行了非常盛大恢弘的閱兵和群眾遊行。

學校和汽修店都放了假,廖杉跟著同學們一起來紅場湊熱鬧。

圍觀的人們實在是太多了, 仿佛整個莫斯科的民眾都從家裏走出來,聚集到這裏,萬人空巷, 原本寬敞的大道上擠滿了人。十幾個留學生被人們擠成一團,程德霖攬著江文怡,抵擋著那些激動的蘇聯人看到巨幅領導人照片時向前推搡的力氣。

胡俊明被人潮擠著,幾乎和旁邊的蘇聯女同學緊貼在一起, 他鬧了個大紅臉,趕緊扯過另一邊的鄭子昂,幾乎是踩著對方的腳,逃似的非要擠過去。

鄭子昂莫名, 腳背吃痛, “你幹嘛?”

很快他就明白了。

獨屬於女孩子的柔軟身體緊挨著,克拉拉眨了眨明亮的藍眼睛,對著鄭子昂一笑,他也頓時臉紅一片。

王川澤小心的站在廖杉身後, 不讓別人擠到她身上。

廖杉全部心神都在熱鬧的遊行上了。

無數紅色的旗子飄揚在街道兩側的建築上,身穿黑色軍裝的士兵們整齊的走著正步,氣勢如虹, 洪亮的喊著口號;然後是各式硬朗的一列列裝甲汽車、坦克、火箭炮、導彈……

廖杉仰頭, 看著天空劃過組成列隊的飛機們。

這個國家毫不吝嗇的展示著它的強悍, 這也是無人敢來侵犯的底氣。

音樂聲變得歡快起來, 舉著國旗、扛著領導人們巨幅照片的人們走上來;數百個青春洋溢的年輕姑娘們,她們穿著露出整條胳膊、整條腿的修身連體吊帶, 跳著整齊劃一的藝術體操,時而組成海浪、時而組成山巒。

華國男同學們哪裏見過穿著這麽暴露的女生,紛紛避開視線。

拿著向日葵花的男男女女們走在後面,朝著檢閱台上的領導人們熱情歡呼著,不住得揮舞著自己手上的花朵,檢閱台上的領導人們也笑著和他們招手。

一輛輛摩托車駛過,除了最前面開車的人,後面三四個人擺出各種花樣組合姿勢,廖杉看得忍不住張開了嘴巴,這是雜技啊。

綠皮卡車載著一個大方塊緩緩駛來,離得近了廖杉才看清那大方塊上原來是個冰面,一男一女穿著冰刀鞋在上面跳著交際舞,沒一會兒男人又抓著女人的手和腳腕,讓其能騰空旋轉著,引起圍觀的民眾一片驚呼。

統一著裝的學生們走在後面,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陽光的笑容,他們松開手,無數氣球飛上天空,場面十分壯觀。

到後面,遊行走完,民眾們又自發的跟上,有人拉著手風琴,蘇聯人們邊走邊跳著舞,整個紅場變成一個狂歡的大舞台。

紅場閱兵後第三天,全莫斯科的學生接到了通知,一周後要去莫斯科大學聽劉亭同志的報告,主席也有可能會到場,這可是個令所有學生激動的消息,所有人不約而同盼望著時間能快些、再快些,恨不得馬上就能到下一周那一天。

剛下過一場雪的莫斯科銀裝素裹,莊嚴的校門覆著一層白雪,在明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快,要來不及了!我聽說入讀國立大學的那些人今天沒課,一大早就過去了!”

“我們現在過去肯定只能坐在最後排了……”

幾個穿著軍綠色衣服的人匆忙走出校門,正是在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的留學生們,他們都換上了在國內時的軍裝,廖杉拉住急急忙忙想要徒步跑去莫斯科大學的同學們,“坐地鐵,能快些。”

他們面面相覷。

這個1938年開通並投入使用的地鐵站在展現社會主義主題的同時兼顧了裝飾藝術的美學風格,車站四周的柱子上覆蓋著粉紅色的菱錳礦和不銹鋼,柱子後面的墻壁上則是鋪滿了白色和灰色的閃長巖。擡頭仰望時,能看到天花板上裝飾著飛機劃過天空的圖像。

不過留學生們無暇欣賞,他們滿心只有去聽演講。

焦急的心情覆蓋了第一次乘坐地鐵的感覺,一行人坐地鐵到了莫斯科大學,等進了大禮堂,都傻了眼。

禮堂裏烏壓壓許多人,整個莫斯科的華人留學生都已經在了,明明通知的是下午才開會,這才中午就已經座無虛席了。

幾人只好站在最後面。

不過過了一會兒,有大使館的人走過來,讓他們這些軍事留學生們坐到同學們讓出來的前兩排座位上去。

禮堂裏蘇聯電工們忙碌著拉著電線,整個禮堂不多時明亮起來,宛若白晝。東方面孔的攝像記者背著他的照相機,在台上台下跑個不停,時而拍幾張照片,看起來忙得不行。

直到傍晚快六點鐘,主席才在一行人的簇擁下走進大禮堂。

一時間禮堂裏所有人都激動起來,雷鳴般的掌聲驟然響起。廖杉和江文怡也同樣十分激動,只是她倆和其他人的激動不太一樣,她們是因為看到了主席身後隨行的眾人裏一個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