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的朋友

在這個沒有手機、電話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 一個人失去蹤跡是個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而且偌大的學校裏只是少了兩個人,除了平時和他們有來往的人,其他學生們根本察覺不到。

就算是和王川澤平日裏最為交好的程德霖都沒有多聊及他, 眾人都心知肚明,這不是能多談論的事情,他們作為軍工學院的學生, 都會或遲或早同樣隱去蹤跡。

廖杉也才突然發現這點,如果大學畢業後她也要這樣無法和外界聯絡的話……

廖愛黨和李易安的婚事過年時商量的是等李易安考上大學後就辦,廖杉心裏不禁急迫起來,那小二嫂可一定要今年夏天就要考上啊, 不然她可就沒辦法趕上了!

廖杉往家裏寄信時還特意在寫給李易安的信上叮囑,有不會的問題別只問二哥,也可以給她來信,實在是廖杉不信任廖二哥的腦子……

這就是王川澤的離開所帶給廖杉的全部影響了。

無論是軍用無人機還是戰鬥機的研發, 都和她這個普普通通的大三學生沒什麽關系, 她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另一頭,沈市。

飛機制造廠內一片熱火朝天,這個承擔了噴氣式殲擊機研制任務的工廠還在抓緊時間制造飛機的零件,按照蘇聯來的專家們的提議, 將試制計劃分為四個階段,然後再進行平行交叉作業,所有人和機器忙得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原本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一年內生產制造出多達1.4萬種、25萬余件的零件, 眼看勝利在望。

王川澤和蔡華就是在這種人人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的時候被調來的。

兩人都是年紀輕輕、沒什麽經驗, 林為華只把兩人派遣給蘇聯專家打下手。

蘇聯專家組的組長謝列莫夫斯基是個留著濃密紅色胡子的中年男人, 身型高大、不苟言笑,看起來十分唬人, 蔡華面對他本就不算流利的俄語更加絆絆卡卡,林為華無奈,只好把他再調去盯飛機零件的質檢,只剩下王川澤跟著一眾蘇聯專家後面打雜。

說是做一些零零碎碎的雜事,可在這裏所有事都和飛機相關,王川澤只要留心就能跟著他們學會不少飛機組裝中的具體實操。

蘇聯專家組裏最年輕的伊裏奇對被派來的年輕華國男人很感興趣,有事叫這人搭把手他也不多話,而有的時候大家忙起來又忘記了他,他就拿著筆在隨身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似乎在通過觀察學習著他們的技法。

簡直像塊瘋狂吸收水分的海綿。

伊裏奇喜歡聰明人,他想和這種勤勉的聰明人做朋友。

一個人沒有朋友,就像生活裏沒有陽光,他可是無往不利的蘇聯人,即使身處異國他鄉,當地的“陽光”也會照到他身上的。

在組裝零件時,伊裏奇特意放慢了速度,還頗為友善可親的放緩聲音,怕自己這副高鼻深眼的長相會嚇到新朋友,“你需要記下來嗎?我可以再演示一遍。”

王川澤詫異,隨即用俄語說,“不,謝了,不必耽擱,您繼續往下做就好。”

伊裏奇繼續手上的活,把用完的螺絲刀遞給王川澤,一邊和他套著近乎,“我叫伊裏奇·基摩菲依·杜達諾夫。”

“哦,你好,伊裏奇·基——”王川澤卡住。

金色短發的青年嘆了口氣,“算了,叫我伊裏奇就好,可能我的名字確實是太長了。你呢?”

王川澤按照俄語中的音譯說出自己的名字。

伊裏奇很是努力的想要說出,卻舌頭打結繞在了一起。

王川澤無奈,“你叫我王就行。”

伊裏奇松了口氣了,如釋重負,“好的,王。”

他實在是個非常熱情的人,很快就和王川澤形影不離,對自己的新朋友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你多大了?”

“烏拉,你居然才二十一歲,是了,你看上去很年輕。”伊裏奇驚訝,“只是我沒想到你居然比我小這麽多,我都二十八歲了!”

接著他又問,“那你結婚了嗎?或是有女朋友了嗎?你來這裏工作她會舍不得你嗎?”

在吃飯的王川澤險些被他這一連串的發問嗆到,他緩過來後才說,“沒結婚、沒女朋友。”

“嘿,朋友,我們一樣,無愛一身輕。”伊裏奇攬住王川澤的肩膀,安慰道,“要知道,最甜美的是愛情,最苦澀的也是愛情。”

王川澤摸著放在胸口工裝口袋裏的記事本,含糊的應了聲。

雖然王川澤一直表現的冷冷清清,伊裏奇不以為然,華人好像都是這般的內斂、不輕易表達情感,在伊裏奇的概念裏,他們相處了這麽長時間,從春天到夏天,他們已經是朋友了。

既然是朋友,那麽幫點忙總可以吧?

難得的休假日,伊裏奇拉著王川澤坐上去城裏的汽車,這輛黝黑油亮的黑色轎車是專供蘇聯專家們使用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