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無為而治(第2/3頁)

是大晉南渡之後,規模最大,最為正式的一次北伐,而且,冥冥之中,王恭也有一種預感,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他王謐一定能夠做到。

別人會半途而廢,但是他王謐一定會凱旋而歸。

昨晚,一夜未睡的王阿寧,坐在自家場院裏,看著府外通明的燈火,想著那些看守他的北府兵,突然感慨萬千。

雖然他無法出去,但是,朝廷上的變故他也了解的很詳細,這也是王謐準許了的。

告訴他又何妨?

反正他也出不去,只能幹著急。

王謐呢,一開始倒不是打的這樣的算盤,只是想表現自己的大度,讓他王恭看看,不是把你關起來,就是虐待你。

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完全是你自己咎由自取。

於是,對於北伐的具體日期,王恭也知道的很清楚,隨著日期的鄰近,雖然表面上他還是在讀書寫字,一副不問世事的樣子,但實際上呢,他根本就靜不下心。

作為大晉的宰輔,不得不說,他也是期望大軍能夠連戰連捷的,總不能期待王謐打敗仗吧。

他還沒有到那種喪心病狂的地步。

他也很清楚,他和王謐的仇怨,完全屬於私仇的範疇,並不能上升到北府兵的頭上。

於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那混沌的腦袋瓜卻好像忽然是清醒了,被閃電給擊中了一樣。

茅塞頓開,往日的恩怨先擺在一邊,眾臣都去送行,怎麽可以少了他?

現在不是賭氣的時候,於是,老王想到做到,夜裏起了這個念頭,天還沒亮就行動了。

沒辦法,誰讓他現在腿腳不靈便了呢?

不提早準備,不行啊。

為了把他老人家弄出去,還順利的運到指定位置,王府的一幹奴婢也是費了很大的腦筋。

最後還是決定用比較大的馬車,把王恭放在胡床上,塞進馬車裏,一路送過來。

這樣,既可以保證速度,又能夠不觸動王恭的傷腿,簡直是兩全其美。

唯一的障礙,大約就是王府門口勤勤懇懇駐紮的北府兵了,他們都是王謐的手下,只聽從王謐的調遣,王府的人說話,他們根本就不搭理。

他們不放行,王恭又怎麽出去?

這麽多的準備,豈不是都浪費了?

王恭這樣搞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北府兵的想法,等到一切就緒,他才猛然想起,北府兵不點頭,他根本就是哪裏也去不了。

老頭子難道忘記了嗎?

他現在明明是還在幽禁,也並沒有哪個人宣布給他解除,他怎麽就打算自行解除了呢?

不行!

就算是有北府兵的阻攔,王恭心意已定也絕對要成功,於是,他便親自去找到看守的士兵商議。

這種事,那看守的士兵也做不了主啊!

曾隊主也不在,要是他在,說不定還能及時和大王請示一下,可惜,曾隊主要隨隊去北伐。

實在是找不到能夠拿主意的人。

那怎麽辦?

北府兵大隊伍已經出發了,現在再去找人,那絕對是追不上的。然而,王恭這邊的意志也很堅決。

必須要去送行?

老夫又不是去做壞事,只是為了在出征之前見瑯琊王一面,這也不行?

我難道已經不是晉人,不是晉臣了?

王恭這邊不依不饒,很是執拗,北府那邊又找不到人,現在去王府聯絡也沒用,因為王府當家的大王,已經在出城的路上了。

大軍開拔,時機是半分都不能耽擱的,更不會因為王阿寧的這麽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就停下進軍的腳步,等著他。

於是,思來想去,看守的士兵咬了咬牙,還是讓王恭出來了。

他們是這樣想的,一個是,只王恭一個人,他也搞不出什麽大事來,再者,北府兵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是放他出來了,但是也一路陪同著呢。

他休想逃離他們的視線,休想做壞事。

另一個,如果王恭真的只是為了給大軍送行,也真的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你若是不答應,那就是你不近人情。

這廝一向是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要是因為這樣正當的理由卻也不讓他進的話,那要是將來鬧起來,可就……

最關鍵的還在於,幾個兄弟合起來這麽一盤算,讓王恭出去送行其實也出不了大事。

瑯琊王一向寬宏,不會因為王恭出門送行而發怒,也犯不著。

那麽,還有誰有可能懲處這一隊值勤的北府兵呢?

想來也就只有那皇宮裏的太後娘娘了吧。

但是,王貞英她會這樣做嘛?

很顯然,她不會。

雖然,幽禁王恭的旨意是她發出來的,但是,那可是親哥哥,如果不是王謐強烈要求要幽禁他,王貞英怎麽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