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不顧體面(第3/3頁)

總歸還是個未亡人嘛,雖然心裏一點也不感到憂傷。

但是那個樣子還是要裝一下的。

況且,讓她自己主持大宴席,她也沒經驗,也不想去做,小皇帝呢,年紀太小也幹不了這件事。

於是,日子還沒到,王貞英就已經發布了詔令,明確表示,今年的冬至節大宴暫時取消,以致哀思雲雲。

這一下,是既省錢,又省了事。

可謂是兩全其美。

對這樣的結果,瑯琊王也感到很滿意。

現在,他的身份也不一樣了,雖然王貞英那邊沒有舉辦宴席,自己這邊,還是要辦一下的。

所有在建康城的親朋好友都匯聚一堂,舉杯歡飲。吃好了這一頓,新一年的征程也要拉開序幕了。

雖然,以他現在的地位,享受都是應該的了,就算他不再走上戰場,也不會有人說什麽。但是,王謐自己卻不能允許。

這最後的決戰,他必須親自參加。

這不僅僅是因為歷史使命感,更是為了現實的利益。

這一仗,如果他不參加,主角就只會是劉裕,一旦徹底攻破了敵軍的防線,平定了中原,那麽劉裕的功勞簿上就又要記上狠狠的一筆。

劉裕的功勞越大,以後關於他的處置也就越困難。此所謂功高震主嘛。

而劉裕的心性,王謐也很清楚。

他不是那種可以屈居人下,臥薪嘗膽的人,他的雄心壯志,不允許他向任何人低頭。

尤其是現在的他,也算是功勞加身,在北府中有極高的威望。

如果他還是京口鄉野那個默默無聞的少年,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他可能也會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不會做出任何出人意表的事。

可是,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同了。

他擁有了自信,也收獲了功績和眾人的擁戴,在這樣的形勢下,難保他不會生出異心。

所以,一方面為了看著他,一方面也為了鞏固自己的威信,這一戰,王謐是非參加不可。

冬至節過後,正式的準備就要開始。

如今,各方的籌備已經漸漸成型,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都達到了一個巔峰的水平。

比以往任何一戰準備都要更加充分。

現在,可以說,從江左的人情來說,王謐以及北府兵已經具備了人和。

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充分的鼓勵了江左的百姓,他們平靜懈怠了許久的心,逐漸又蘇醒了。

他們紛紛慷慨赴義,有人出錢,有人出力,大晉的活力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

除了建康城,大晉境內,許多城池也紛紛響應。

在荊州,桓沖帶領著部從已經啟程奔赴京口,江州的桓伊也沒有懈怠,調兵遣將,也要追隨而來。

大軍集合還要等待一段時間,而王謐現在努力的方向就是把地利這個條件也打造出來。

他們是由南往北進軍,從歷史上來看,這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操作起來特別的困難。王謐現在要做的事,正是突破這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