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謝公,我還是要走(第2/3頁)

這個老頭子,若是有真本事的,他在建康城呆了也有段時間了,怎麽會什麽事情都沒辦成?

有些話好像也不能這樣說,畢竟,人家可是把大晉朝的皇帝給殺掉了。

落得這樣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都要感謝人家老頭子。

諸位大臣,列位王公,難道不應該感謝人家嗎?

怎麽還能夠滿城搜羅,企圖誅殺?

這不是以怨報德嗎?

“謝公,王阿寧秉政,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真的願意?”

“還是暫時蟄伏?”

王謐想著,以司馬道子被捕為結束,朝廷上的亂證也到了結尾的時候。

現在就該把精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了。

比如,謝、王兩家對於朝堂權力的爭奪,到底是拉開序幕,還是告一段落?

這一切就要看眼前的這位老者的想法。

“老夫不願意,你還能去爭奪嗎?”

這……

就有些突然了。

謝安笑吟吟的看著王謐,看他略顯遲疑的臉,大約也知道了他的心意。

時機還未到啊!

“謝公說笑了,小婿資歷還太淺,朝廷上的大事豈能交到我的手上?”

“再者,小婿現在也無心朝堂,我想到京口去帶兵。”

謝安面色一凜,頗有些驚訝:“還帶兵?”

“你這不是剛剛從京口回來嗎?”

“難道,京口的局勢還沒有控制下來?”

時間確實是短了些,況且,按照王謐此前的通信顯示,北府大將劉牢之之前是有意與孫泰聯合的。

這就表明,劉牢之並不安分,當時能夠同意不出兵,那也是王謐一直在中間勸說的結果。

現在王謐趕到了建康,京口無人看守,劉牢之會不會又心思活絡?

“劉牢之那邊……”

“謝公不必擔心,京口有寄奴看守,以他的能力,足夠制衡劉牢之,再者,我在建康也不會呆很長時間,還是要回去的。”

“孫泰一倒,司馬道子也傾覆了,劉牢之沒有了可以倚仗的靠山,自然會在北府老實帶兵,一時半刻的,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對劉牢之,不管是謝安還是王謐都還是不放心的,區別只在於,謝安對劉牢之的性情還不摸底,但是,王謐與劉牢之還是有一個長期的接觸的。

知道他的底線在哪裏,最近的想法是怎麽樣的。

現在王謐這樣一說,謝安也終於放心了。

是啊!

劉牢之他沒有靠山了。

既是如此,還撲騰什麽?

“既然劉牢之那邊沒問題,你又為何著急回去?”

年輕人有主張是好事,謝安也希望王謐能多幹實事,只是,現在他和慧慧畢竟是新婚。

總是這樣兩地奔走,總覺得對孫女是個虧欠。

再說,也沒有那個必要。

現在的大晉已經是自從南渡以來,形勢最好的一段時光,雖然皇帝陛下不幸撲街,但是邊境上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戰事了。

對於境內的生民來說,簡直是難得的平靜安寧的日子,身為世家子弟,在這樣的好日子裏,當然不必再四處奔走,當以休養生息為重。

至少,謝安自己就是這樣想的。

謝公老了,朝廷上面的那些事情,交給王阿寧這樣的年輕人也挺好的。

他願意管著,就讓他管好了。

“謝公,我不是擔心劉牢之,我是擔心北方的局勢。”

這個謝老頭,他不會是忘記了現在北方的形勢有多麽惡劣了吧!

不能因為人家氐秦那邊沒有動靜就把人家拋在腦後,苻堅死了啊!

氐秦分崩離析,那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一旦北方的幾大豪強重新集結完畢,邊境就將再次陷入混亂。

現在,王謐賭的就是,隨著氐秦的崩潰,幾大部族的勢力被釋放了出來,當這股壓抑許久的力量終於解脫之後,這些部族首領他們首先會幹什麽?

是對外征討?

還是相互攻伐?

幸好,根據諸多信息表明,這些部族正在經歷相互廝殺。

氐秦基本上是一夜之間就從一個異常強大的朝廷,變成了廢土一堆,各大脫離它的部落也沒有做好準備。

他們大都帶著自己的兵馬,族裔,這麽多的人,沒有一個固定的地盤是不能供養的。

氐秦崩潰之後,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這樣幾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前提,喪失了國主的大晉才能有驚無險的度過困難時期。

不得不說,這是大晉之幸,也是王謐之幸。

但是這樣的幸運,顯然是不能長久的。如今,一晃兩個月過去了,該回歸祖地的人也回去了,分裂的幾個部族之間的戰鬥也進入了僵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