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藍軍郵

林夕接了向千蘭的任務。

車子也停在了蓮花村的村口,蓮花村因種了許多蓮藕而得名。她們村子的水塘大大小小有三十多個,整個村莊就跟建在一座浮島上一樣。

夏天是蓮花村最漂亮的時候,在林夕的記憶裏,夏天的風都帶著一股清新的蓮花香。

漂泊在外的那些年,午夜夢回,全是一朵接一朵的蓮花,一片接一片的蓮葉。

要進村子,得走過一段木頭做的風雨橋,風雨橋下面是一條小河,此時是枯水期,河水都不到人的膝蓋,流水潺潺而過,帶來嘩啦啦的響聲。

此刻已經五點多了,太陽已經落山,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帶著孫子孫女在風雨橋上閑聊。

遠遠地見到林夕,有眼尖的已經叫了林夕的名字了。

一個瘦小的人從風雨橋的木頭上站起來:“小夕回來了?小夕回來了?你們快看,我家小夕回來了。”

她的聲音很大,林夕已經聽見她的聲音了,連忙放下行李揮手:“奶奶。”

池香萍應著,跟老姐妹們一起去接林夕。

一年不見,林夕比電話裏氣色更好,池香萍拉著林夕左看看右看看,滿意極了。

林夕一邊應付著風雨橋上的大姑大姨們,池香萍只讓她們問了兩句就不讓問了:“行了行了,我家小夕剛剛回來,飯都還沒有吃呢。我們先回家吃飯。”

“行行行,回去吃飯。小夕,明天上三大媽家去啊,我家樹上還有柿子呢,你不是最愛吃?”

“行,我明天一早就去。”林夕應著,跟池香萍走了。

蓮花村總共加起來也才三十戶人家,她們的村子都是石木結構的房子,林夕家住在村頭。推開鐵門,院子裏的一切便映入眼簾。

小小的院壩,院墻的邊上是低矮的豬圈,圈裏養著兩頭大肥豬。左邊豎著的房子是廚房,右邊是通往菜園子的路,透過還沒完全暗下來的天色,隱隱可見院子裏青翠的菜色。

正房面前是走廊,走廊比院子高出三個台階的高度來,利用這高低落差做了花壇。花壇裏種了很多花,尤其是那一叢粉色月季,開得絢爛極了。

坐在走廊上的石頭凳子上,聞著淡淡的月季花香,林夕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平靜了下來。

她打開籠子,放出草兒。草兒乖乖地蹲坐在她的邊上。

池香萍從屋裏出來,拿來了林夕的拖鞋。這一幕,在林夕家已經發生了很多年了。林夕也習慣了。只要她出遠門,她的換的鞋子就從來沒有自己拿過。

也不知道她奶奶從哪裏來的歪理,覺得外出的人回到家,一定要家裏給拿鞋子,不然神魂不穩,會掉的。

“喲,這就是你給我看的小貓咪啊,長得倒是好看哦。”池香萍一向是寵著林夕的,林夕說要帶一只貓回來,池香萍早早地就準備好了東西了。

“我看村頭大明寶說現在只要在網上下載個什麽東西,買了菜啊肉啊的第二天就能到。我就問她有沒有貓吃的東西。她幫我買了點貓糧。走咯,跟奶奶去吃貓糧。”池香萍抱起草兒就往廚房走。

她還特地用了一個小小的碗給草兒裝貓糧。

林夕也換了鞋往廚房去,飯菜都還在桌子上擺著,還是溫乎乎的。

酸菜拌折耳根,臘肉炒萵筍,紅豆酸菜湯,清煮黃南瓜,每一樣都讓林夕光看著,就覺得口水直流。

“奶你吃飯沒有?”林夕嘴上這麽問,但還是從碗櫃裏拿了兩個碗出來。她知道她今天回來,她奶奶就是再餓,也會等到她回家一起吃飯。

“沒有呢,來咯來咯。”池香萍摸了摸草兒的腦袋,草兒甩了甩頭,背對著她們繼續吃貓糧。

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林夕打開了廚房的燈,昏黃的燈光照耀在小小的廚房裏,讓整個屋子都變得溫馨了起來。

祖孫兩個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得知林夕以後都不會走了,池香萍看著越來越像兒媳婦兒的孫女,臉上有微微的怔愣。

“小夕,你要不要去看看你媽媽?她不太好。”這句話,池香萍已經想了兩天了。

林夕聽了這句話,倒是微微愣了愣。她媽媽叫做薛敏,跟她爸爸林鐘勛是初中同學。兩人在讀初二就開始搞對象,後面高中都不讀了,非要結婚。

那個年代的人上學都晚,她媽媽跟她爸爸結婚的時候,兩人剛剛十八歲。結婚不到一年就有了林夕。在她懷孕期間,林鐘勛出去打工,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這麽多年過去,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杳無音訊。薛敏等了兩年,找了兩年,最後改嫁到了外地。

從那以後,林夕再也沒見過她。她也不是沒有去過外婆家,但每次剛剛到村子,離她外婆家還有二裏地,她外婆就會給她送來幾塊錢,然後讓她回家,不要再去了。

林夕小時候倔強,她外婆雖然這麽說,但她還是每次都去。一直到第三年,她在她外婆家村子的水井後面,聽見她媽跟她姨媽說,這輩子最恨的人就是她跟她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