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禦史台(第2/3頁)

他太了解禦史台的大人們了,那些人若沒有真憑實據不敢胡亂上奏,經過二百余年的演變,現在的禦史大人不似前朝時候那般風光,那般張揚。

他們有證據才會上奏章,沒有的話就閑著,也不會隨便請上風台的人去查。

因為這個事容易得罪人。

誰也不能保證上風台的這些閑散人個個都是兩袖清風吧,雖然這裏真的是個清水衙門,沒人會無聊到收買他們。

可萬一呢?參奏誰之前先到上風台備奏,然後請上風台的人去查實。

上風台的人在上奏之前若把消息泄露出去的話,那準備上奏的禦史大人還不被人滅口?

焦鴻在這個位子上已經做了十五年,來的時候還是個意氣風發的二十歲小夥子,現在已經是個油膩懶散身材還有些發福的中年男人了。

在歌陵這個地方,六品官實在是拿不出手,也說不出口。

要是在實權衙門也還好,比如戶部,吏部,官職不高但管著一門極要緊的差事,那依然能得重視,也肥的流油。

他這六品校尉,每個月的俸祿才八兩銀子,在歌陵做官十五年,他連慶余河都不敢去,去不起啊。

這八兩銀子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少了,可好歹他也是個做官的,總是要體面些,平日裏好歹照顧一下下屬,銀子就不夠用了。

比如這個手下人家裏有人病了,找他來借點銀子,他出手能一次給半兩銀子?給個一兩二兩的,他身為這屁大衙門的主官,若下屬不主動還,他也不好意思直接要。

所以他這個六品官做的,也只能說是比尋常百姓日子過的瀟灑,但真沒富裕到什麽地步。

到現在為止,他喝茶都不敢買好的,讓手下人去買茶碎,還得讓手下人說明白了,這可不是給我們校尉大人買的,是我們自己喝。

原本上風台該是個很要緊的衙門才對,可什麽都架不住時間的摧殘。

大玉剛立國那會兒,有太祖皇帝撐著,所以上風台著實牛皮過一陣子。

久而久之,兩百多年後,這就變成了沒人在乎也沒人愛搭理的地方。

聶靈山倒也樂得清閑,每天早晨點卯之後,就到他那個看起來很高雅的茶室裏休息,泡上一壺茶碎,然後就在搖椅上眯著,醒了就喝口茶,困了繼續睡。

這茶室看似不俗,實則沒有一樣值錢的,一套看似紅木的茶台茶具,其實都是他自己做的,尋常木料染了色而已。

所以哪怕這麽多年過去,進他這茶室,那茶台還有一股淡淡的醬油味兒。

聶靈山剛把茶葉泡上,手下人來報,說是都禦史大人請他過去說話。

他都懵了,十五年了,他做風聞校尉十五年了,都禦史找過他的次數屈指可數。

真的是屈指可數啊,屈一根手指就夠夠的了,還是今天這次。所以

聶靈山連忙收拾了一下,換上了他的六品校尉官服,整理好,急匆匆的趕到了都禦史大人的所在。

不得不說,還是人家都禦史大人這書房看著文雅。

那茶海一眼就是真的好木料的,比他那個要強的多了。

“聶大人,快請坐。”

焦鴻笑呵呵的迎上來,側頭吩咐了一聲,讓手下人把他的好茶拿過來。

焦鴻和聶靈山分賓主落座,茶葉上來後,焦鴻親自為聶靈山烹茶。

聶靈山有些受寵若驚,連連道謝。

“這次請聶大人過來,是有兩件事和聶大人商量一下。”

焦鴻一邊烹茶一邊說道:“其一呢,是我前兩日查看禦史台的卷宗才發現,上風台那邊已有數十年沒有提過俸祿了?”

聶靈山聽到這話,原本那本已被十五年閑散生活磨滅了的希望,一下子就點燃了,只一瞬間他就眼含熱淚。

“是啊大人,上風台的俸祿,還是按照幾十年前的舊歷,確實是……確實是該提一提了。”

焦鴻點了點頭:“大玉才立國的時候,太祖皇帝說,上風台的人要秉持清正,要抵擋得住誘惑,要抗拒的了收買,所以俸祿不能定的太低。”

“那時候,風聞校尉的俸祿是每個月六兩銀子,在當時,確實不低了,那時候三品大員的月俸,也是一樣的六兩。”

“可是到時候窮啊,上上下下都窮,所以才顯得六兩銀子不低,後來大玉國力強盛,幾十年前提過一次,從六兩俸祿提到了八兩。”

焦鴻嘆道:“太低了,還是太低了,按照太祖皇帝的意願,風聞校尉要抵得住誘惑,拿著八兩銀子的月俸,怎麽去抵擋誘惑。”

聶靈山是真哭了。

焦鴻道:“我看這樣,我明日上朝的時候,在朝堂上把這事好好說一說,請陛下定奪,依我看啊,這風聞校尉地位特殊又重要,月俸不該低於五十兩,不,不該低於八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