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師出需有名(第3/4頁)

因為這是大明朝王朝內治,大明是中華唯一的天命,有對兩京一十三省下轄之民屬地審判權。

只是朝廷給他的定性應該是建立偽政權,也就是以自立徽王定罪。而不是倭寇。

但是大明官方文件將其定義為了倭這個外夷之邦,這種誘殺就完全沒有上國的禮儀。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就對外輸出的禮儀。

衛鏗惱怒:“大明是上國,在這件事上,臉都不要了嗎?”

衛鏗對魯大行說道:“大明現在對我們,到底是視作為‘內’還是‘外’?”

作為“內”,那麽就得談:如何臣服,交稅上報田土,委派官員。

然而視作為外:那就是討論怎麽稱臣納貢。

衛鏗:大明官方應該說明白,大員島算什麽!而不要想鄉間遊道一樣掐手指打啞謎。

大明的君臣官僚體系,眼下在大航海時代,面對對外開拓的集團: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名義來沒收全部財產,同時又給你按上一個外夷名字進行驅逐。

簡而言之,墾拓會對現在大明王朝存在著信任危機。

衛鏗見魯大行可能還是不懂,則是稱呼到:“如果朝廷沒有明確的給一個官方身份,那麽我們不會輕舉妄動,授人於口實。”

衛鏗心裏話:教皇帝老兒該怎麽做皇帝,海瑞會用他的《治安疏》來個“天下第一輸出”。

至於衛鏗眼下用白話文發幾句牢騷,是不會傳到上面去的。

魯大行帶著信息回去了,不過這份情報不是傳到俞大猷那裏,而是到了錦衣衛那兒,然後再通過東廠最後來到禦前。

北都,萬壽帝君的道觀中

由於大明水滸傳盛行。“詔安剿賊”(調動梁山好漢打方臘)的策略不足為奇。

隨著精舍仙修的君王朱筆一批,內閣開始調動泉州浯島上衛所兵(墾拓隊買下來的千戶職位)進剿此時入閩南的倭寇。

這回,來自大明的錦衣衛終於將命令傳給了浯島的衛所了。

而隨著命令一到,穿著草鞋的錦衣衛們準備看一看這個海外巨商在這裏開拓的港口,結果發現一批重甲士兵們,就已經拎著火槍,帶著包裹整齊列隊上船了,而調動該支部隊的守備是蘇千恒。

守備的管制只能調動百人,現在領著上千人出海。

錦衣衛準備跟著觀察的時候,鐵底鯨皮靴子的憲兵就把他們請到了船上,一起出征。

以大明的名號出征,也就不必避開錦衣衛,幹脆大方的讓他們看,省的朱家那幫多疑症患者想東想西。

隨著大明朝廷的旨意下達,衛鏗在時空團隊中定調:“墾拓隊在五十年內都不會和大明王朝直接作對的。”

在穿越三年,衛鏗認為整個大明王朝內部矛盾相當復雜,土地兼並,地方豪紳,都不是省油的燈,接下來百年內,大明更是要經歷一系列天災人禍。

直接推翻大明王朝,封建余孽仍然存在。而且墾拓隊現在構建的開拓性資本主義團隊也不適合維系一個大一統內陸文明性國家。

所以最佳方案是和朱明王朝合作。這個合作過程中,我方姿態低一點,政治上稱臣,經濟上供,確保人口和文化的後方穩定。

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現在墾拓隊決定用朱明名義,來橫掃東南海,奠定“太平洋貿易公司”的威名…

衛鏗:我不差錢,但是既然要權錢交易,當然是要和最大頭目進行交易。

在沿海地區,墾拓會貸款給海軍建了十五條兩百噸級別飛剪漁船。

同時拿著聖旨作為幌子,來到沿海以雇傭海民,培訓成水手。

陡然壯大的海軍,對這幾年無人機海上觀察的倭寇在外海窩藏地點,開始了進軍。

7月1日,在外海群島上逮住了這幫作為倭寇的海賊。

面對大約三百人的海賊,秦天壽派遣了四個排一百人下去迎戰,邁著整齊的步伐,身上鎧甲也隨之有節奏震動,海賊們中的幾個真倭還想舉著武士刀上來蹦一下。

結果被三十毫米的步兵炮鎖定,在光學瞄準鏡鎖定下,根據測算,隨著六棱炮膛中火光迸射,這個一百米外舉著刀跳著的小矮人,就只剩下屁股了。

由於倭寇沒有步兵火炮等遠程火力,更沒有騎兵沖擊力量,排長們決定用散兵線靠近,直接貼近到六十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所有人解開了轉輪槍械保險。步兵們開始瞄準。

一輪爆豆子般的速射開始,左輪打完後則是拆掉,然後繼續換一個新左輪。

當然現在用不著換兩輪,排隊列在射完了一輪後,對面已經崩了。

這幫海賊沖在最前面的倒下一大片,在確定第一輪火力投射已經達到最大效果後,排長們快速聚攏隊列,直接上了刺刀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