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嚴世蕃快樂時間(第2/3頁)

“還是要仰仗制台手段,倚一島四國民力讓我這邊能沒有後顧之憂。”

嚴世蕃倒是有這個自我認知的,去打理那些雜事,很煩!

但唐順之就不同了,他本就有著經營河套的經驗。怎麽讓異族之人乖乖地聽話,唐順之有的是辦法。

同時,唐順之個人也是武藝高強的。

在對馬島已經呆了這麽多年,嚴世蕃對於倭人的性格也了解頗深。

唐順之這種極強的個人武力,更容易在這裏得到許多人的衷心臣服。倭人就是拜服於絕對強者之下,什麽家國情懷……他們自個兒都分成了幾十個國打來打去,有忠心的武士,更有不斷更換主子的狗腿。

現在唐順之看著越來越近的海岸,眼神裏有些玩味:“嚴提督所講的這長宗我部國親故事,此人倒確實是個有大毅力之人。這等人,那就不能留下了!”

“第一戰,自然要立威!如今長宗我部雖然仍舊弱小,但勢頭很強。反觀島上其余幾家,都是耽於安樂的。王師若不來,這四國島遲早是長宗我部氏的天下!如今嘛,除了長宗我部氏,便只有細川氏的老本營那裏是個威脅了。到了這裏才知道那細川晴元竟真開了新幕府,攻下四國島,看他是救這邊,還是救九州!”

目標,是距離土佐國如今長宗我部勢力核心岡豐城西南不遠的海灣。

掌握了這海灣,距離岡豐城便只十余裏。

自然而然地,長宗我部國親也不可能不迎戰。

在將來,這個地方名為高知,數十年後會在海灣畔又建一座高知城,而且在將來“黑船來航”後,這裏出了個“末代武士”坂本龍馬,就是坂本龍馬第一個提出了“R本國”的概念。

現在,來到這裏的不是黑船,但大明的戰艦仍舊恐怖得不像話。

海灣裏面三條河的交匯口東北邊,是一座名為竹林的佛寺。相傳,八百多年前的遣唐使空海歸國後創立真言宗,他就曾在這竹林寺修行。

現在竹林寺的南面和西南面,夾著海灣的兩座矮山上都有哨寨。

戰艦經過這門戶一般的兩座山間,側舷火炮轟鳴,木制哨寨頓時被炸得碎亂不已,宣告著大明的到來。

唐順之指了指那竹林寺:“就在這裏登岸吧。”

長宗我部國親剛剛從東北面的岡豐城那邊率軍出發過來增援,一幕幕往事在他腦海裏掠過。

七歲時,庇護他的一條家的家督宴請家臣,忽然對他說道:只要他敢從二樓跳下去,他就幫助長宗我部家恢復家名。

長宗我部國親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

十二歲時,他終於回到了一片廢墟的岡豐城,幼主帶領著忠心的家臣,開始走上這戰國舞台。

二十多年以來,他讓長宗我部氏重新成為四國島上的一個大勢力,但他還沒有完成討殺仇敵本山等幾家的誓願。

所以怎麽可能就倒在這裏?

身後,是他忠心耿耿的家臣和武士,還有剛剛從忙碌收成著的農田裏回家拿起武器的兵卒。

“賭上我長宗我部國親的一切,保衛土佐!你們的土地和家人,就由我來率領你們,全部守護住!”

遠處隱隱傳來的炮聲中,長宗我部國親大聲鼓舞著士氣。

“不管敵人有多少,全部消滅!”

“全滅!”

此時此刻,唐順之剛剛走入那竹林寺。他微微點了點頭,是個過夜的好地方。

而在竹林寺北面和東面不算開闊的這片地方,東洋海師的陸戰兵已經在列陣。

嚴世蕃換了更小一點的斬浪艦,也只能先帶著區區三艘排到較寬的河面上,再深入竹林寺北面一二裏。

等到長宗我部國親率領的第一批大約不到兩千人抵達這裏,嚴世蕃輕飄飄地吩咐了下去:“進入射程,先轟一輪。”

在東瀛本土的土地上,真正的第一次成建制親密接觸開始了。

這時消息還在傳向三好長慶那邊的路上,而後也報往京都。

所以數天後,細川晴元知道了明軍先去的是四國島之後,他還在首先召集家臣商量對策。

還沒等做出決定,後續的消息一個一個傳來。

土佐灣竹林寺初陣,長宗我部國親戰死,三好長慶已往土佐增援。

再幾個時辰之後,新消息是岡豐城陷落。

第四天,明軍戰艦出現在四萬十川,土佐一條家中村禦所所在、有著“小京都”之名的一條家本城陷落,家督一條房冬身死。

三好長慶已經退回阿波國,求援不斷。

這應該都已經是許多天前的事了,四國島上如今戰況如何,從那些剛剛承認了他幕府大將軍地位的本山氏、河野氏、宇都宮氏、西園寺氏紛至沓來的求援就能看出端倪。

幾無一戰之敵,都是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