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我大明遙遙領先!(第4/4頁)

但歐洲現在是更沒有活力的。

農奴就是農奴,永世沒有翻身機會。領主就是領主,只要不作死,就能在有地有人有錢的情況下做墻頭草。

這種真正的世代貴族,才是後來西方一直很講究血統的根源吧?哪怕後來新的工商業資產階級撅掉了傳統封建大貴族。

沒辦法,已經刻進DNA了。

反觀東方,多少年前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等等……

朱厚熜沉默了起來,皺著眉頭。

如果從路易斯的視角,東方從商鞅變法之後就不再是封建制了,那麽這將近兩千年來的形態是什麽?

按老馬的看法,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

那麽如果路易斯覺得“陛下您這邊早就不是封建了”,那麽莫非我大明早已是資本主義時代?

資產階級擱哪呢?

不對,在漫長的這將近兩千年裏,土地不就是最主要的資產嗎?而所謂資本主義周期律,莫非就是王朝周期律的底色?

土地兼並,壟斷剝削,無產階級揭竿而起……

朱厚熜陡然心裏一激靈:莫非華夏早就是另一種形態,比如說農業資本主義階段?

只因還沒進入到工商業資本主義的階段,所以對於原材料和市場沒那麽捉急,這才始終在一塊地裏內卷?

由於還沒有足夠的理論引導,因此一個個王朝在真正能做出改變之前,就提前內耗著走向滅亡。

縫縫補補兩千年,君主越來越集權,就是因為農業資本太強大,始終在打壓工商業資本。

現如今新大明出現的新問題,不也是因為朱厚熜這個最大的農業資本家,對於工商業資本的野蠻生長有些拿不定主意嗎?

路易斯只覺得東方皇帝的眼神漸漸明亮起來,眉頭也舒展開了。

他甚至笑了笑。

朱厚熜由衷地說道:“你說得沒錯,從制度來看,從文化來看,大明著實是遙遙領先的。既然你們兄弟二人能看透這一點,朕便允了若昂所請。以後,你就是葡萄牙駐大明的大使。你想學什麽,朕都可以允。”

路易斯大喜,離座謝恩。

朱厚熜心情放松,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來。

就如同春風拂面。

雖然皇後的喪期剛過不久,但是看來這幾年來由衷的笑容越來越少的皇帝,這一年多以來心情總是很不好的皇帝,此刻有了這種大笑聲音的開心,太子、張居正、黃錦心頭都覺得十分放松。

皇帝是因為大明比那偏遠蠻夷之地先進太多而開心嗎?

張居正本能地覺得不是這樣,因為剛才之前,陛下心裏隱隱裝著憂心大事的感覺不是假的。

朱厚熜開心地讓路易斯喝茶、吃糕點,接下來就只是天南海北地聊起來。

一個是最懂大明的歐洲人,一個是最懂西方的東方皇帝,兩人的交談讓朱載墌和張居正這兩個少年人都大開眼界。

皇帝甚至留這個路易斯用了午膳。

等路易斯告退離宮之後,朱厚熜的心情仍舊很好。

張居正感覺皇帝身上現在有了更加濃厚的睥睨當世的氣勢。

“走,去萬歲山上看一看。”

皇帝興致大發,帶著兒子和張居正到了紫禁城北面的萬歲山。

皇宮和大明都城在眼前鋪開,朱厚熜忽然開了口:“叔大,你知道古往今來,為何王化難以宣之於外藩嗎?”

張居正愣了一下,忙開口回答:“小子無知,還請陛下賜教。”

“太高,太虛,太先進。”朱厚熜目光閃爍,“要實在一點。要想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要先把外藩臣民都看做自己的臣民。要想外藩能一心沐於王化,就要讓他們有一個能過得更好的標準。要想大明不被外藩拖累,這就得是一個對大明有長遠根本利益的標準。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一步步來。”

回頭看了看兩個小子,朱厚熜語氣堅定:“由朕而及你們,載墌,叔大,你們可知道,也許將來的史書上會說,這天下大同的真正基業,自朕而始,實成於你們?”

張居正渾身發麻:“天下大同?”

他十六歲的正經儒門讀書人,哪受得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