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道長道尊相見(第2/4頁)

這通驛局是陛下新封的誠意伯在管,那掌櫃整日裏用挑選什麽一樣的目光看著年輕舉子們,只怕另有重任在身。

龔用卿才震福建,他對於這一科高中信心十足。

但如今正榜五百,一甲二十四,若想像那張孚敬一般升得如此之快,做那駙馬才是捷徑!

就是可惜林希元一直見不到人,聽他家裏人說,都已經三個多月了,幾乎夜夜留宿於明報行編輯部。

龔用卿只覺得那是天大的恩典。明報行編輯部,那可是在宮墻之內啊!雖然是前朝,但那是何等信重?

此時在宮裏,朱厚熜正看著林希元送過來的下一期內容安排大綱。

他看著皇帝,表情很古怪。

若不是與文院長他們核對時確認過了,他也以為那首《臨江仙》大概是誰誰誰捉刀的。

所以陛下有這個詩才,平日裏為何從不見顯露?

但朱厚熜是皇帝,用不著向任何人解釋什麽。

林希元古怪的一點,還包括皇帝正細細看著那個派去與金坷垃一起到皇莊,花了十多天才撰寫的稿子。

那篇稿子,是應時的,將在二月十五刊載出來,傳授來自皇明大學院農學院供奉們的耕作經驗,傳授那金坷垃與其他京城糞商們的漚肥技巧。

剛剛用一首絕妙好詞震了一把天下讀書人的皇帝,現在用心審讀著怎麽種田、怎麽漚肥。

他是不是要用他實際的表現隱隱傳遞出一個傾向?

朕不是沒文才,朕只是更關心實務。

朱厚熜並不知道他在想這些,看完之後連連點頭:“很好!懋貞,這篇稿子很重要!工學院那邊,與明報行聯手之後,那新的印刷機又造出了一個用齒輪的改進版,接下來正該實際用一用,再收集不足加以繼續改進。除了在明報上,這一篇稿子,要單獨印出兩萬份來。大明千余縣,這次要做到每縣都發下去一些。謄抄之後,每個鄉裏都要讓裏長講讀這篇稿子!”

林希元有些驚了。

他們只是明報行,這事自然不是他們做,他們只用印出來而已。

但是皇帝對這件事的重視,還在他的預料之上。

帝王沒有不勸農的,但陛下勸農的方式不是去皇莊裏做做樣子,而是用這種方式。

“臣明白了,臣一定轉告總裁安排好。”

朱厚熜笑著點了點頭:“你也辛苦了。萬事開頭難,三月開始,明報行就不會這樣缺人手了。今年正榜五百,副榜一千,還有那麽多擔心三年後考綱大變再難考上的舉子,今年都會想方設法謀個官身。明報行不論如何,也是有品銜的。再招納一些舉子甚至副榜同進士,你便可以輕松一些了。”

“……臣年輕,臣還扛得住。”

“這幾月來不舍晝夜,你功勞不小。”朱厚熜看著他,“在這次刊載新法試行功臣封賞的新聞裏,加上你自己的一條。”

林希元不由得擡頭愕然看向皇帝。

朱厚熜深深地看著他:“這《明報》,同樣是新法裏重要的一面。你好好做,將來還有站在朝堂上甚至坐到國策殿的一天。黃錦。”

“奴婢在。”

“林希元籌刊《明報》有功,品銜擢為正四品,授中議大夫,賞銀二百。”

林希元渾身一震,眼睛立刻就濕潤了,跪了下來:“臣謝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四品,若還在任官,可穿朱袍了。

但皇帝也告訴了他,好好做下去,將來未嘗沒有再站到朝堂甚至坐進國策殿的一天。

聽到皇帝叫他起身後,林希元又看向了皇帝,眼睛很亮。

就在剛才跪著的時候,林希元意識到了一點:這十八家企業,其人事銓選,是不受吏部管轄的。

這意味著,雖然沒有官位,在十八家企業裏,品銜只怕會爬得更快。繼禦書房之後,大明出現了更多的“快速通道”。

而皇帝要把他得到擢升封賞的消息也列入新法試行功臣名單,是要對外傳遞一個信號:不去做官,到這十八家企業做事,同樣是為新法立功。

官衙之外,這十八家企業承擔著陛下心目當中同樣重要的實務目的。

皇帝要用他來做榜樣,激勵馬上就會參加會試的舉子們,中了的和不中的,都不必只盯著隨新法推行會出現的那些官位。

二月裏,還有一些特殊的人也陸陸續續趕到了京城。

這些人,到了京城之後就分兩個方向。

有些人去了西邊,那裏的白雲觀原名長春觀,正是當年成吉思汗為真實存在的丘處機敕建的道場,全真龍門派的祖庭。元末衰敗、明初重建後,改了名叫白雲觀。這白雲觀,實在是道教在北面的第一大派。

而東邊的東嶽廟,則是忽必烈敕建的。那是龍虎山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的功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