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這樣鬧喜,朕很不喜歡(第3/3頁)

所以陛下選秀大婚的這件事,是一根杆,好幾條線。

他還注意了一下,王守仁和張璧沒有得到這個提醒。

所以貼心人嚴嵩懂得了皇帝這個提醒的用意:陛下手裏還有錦衣衛和內廠呢,真的只能通過奏疏來了解地方如何嗎?

這是要知道哪些人忠直,哪些人貪蠢,哪些人不懷好意。

最重要的是,給他嚴嵩一個機會,通過批朱時的只言片語提醒那些忠心為君的臣子,通過禦書房首席的身份早點積累起自己的班底!

他的江西老表夏言就是帶著這種更清晰的目的南下的。

楊廷和也剛剛收到兒子的信,現在看著國策會議上的同僚,臉上神情似乎在懷疑著是誰又要生事。

陽春三月,剛剛抵京的李充嗣走入禦書房後,擡頭看見了那個“南洋海上長城”的百世不移國策大匾,一時精神恍惚。

“詳情自會慢慢知曉,先說規矩。禦書房內暢所欲言,禦書房外不泄機務。”朱厚熜頓了頓之後就看著其他人,“但是除夕賜宴,是不是因為不在禦書房,所以各地如今卻對進獻香茶一事如此盡心?朕何曾說過要在禦花園辟出一方百茶園,以至於某些地方還在挖掘百年茶樹準備進獻?”

李充嗣滿頭霧水。

他聽不懂。

崔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看到這種模樣了:又來一個跟不上的,有很多課要補。

但現在尷尬的是楊潭,因為進獻香茶一事是他請奏的。

拍皇帝馬屁順帶交好閣臣嘛,對於有希望將來補為內閣大臣的楊潭來說,不寒磣。

吏部尚書權柄過重,基本上是不會入閣的,僅次於這官位的就是戶部尚書。

就算新法三五年內只在廣東試行,但它的影響之大,一定會讓中樞有所變化。

崔元看著皇帝,心裏默默嘆了一口氣:就算已經是十八重臣之一了,這國策會議表面之下還是有太多明爭暗鬥。

“……地方妄自揣度上意,臣等定多加申斥。”楊潭只能先這樣表個態。

孫交愁眉苦臉,他跟楊廷和一樣,也在懷疑是誰造著勢讓他提前出現在風口浪尖。

楊潭為什麽要這麽搞?

朱厚熜淡淡說道:“告訴各地巡撫、巡按,朕大婚是喜事,借朕這喜事大索民財、禍害地方的,那就是往朕的喜事上潑血了。這樣為朕鬧喜的,朕很不喜歡。”

接替陳金的都察院新任左都禦史張綸頓時答復:“臣領旨。”

往喜事上潑血這種話都說了,皇帝之怒可想而知,雖然他表情沒什麽變化。

嚴嵩想著自己已經留心記錄下來的某些名單……

李充嗣只覺得此刻的國策會議上,氣氛很詭異。

內閣首輔心事重重,其余重臣也都頗顯緊張。

聽皇帝剛才的意思,有些本不該傳出去的消息被傳出去了?與皇帝大婚有關?

他還來不及多想,就聽皇帝繼續開口說道:“李卿也到任了,廣東下一步怎麽做,開始商議吧。還只是清丈了一些田地,你們就又搞出這麽多事。總跟朕說什麽已經君臣一心,變法圖強你們都是認可了的。就是這樣做?還是說,是真像方沐賢說的那樣,朕動你們的田地試試?”

李充嗣心驚膽顫,這樣的話是能這樣說的?

方沐賢他知道,二月底時邸報上刊載了,在江南傳《野記》和指使同黨殺官、勾結倭寇的幕後黑手,藏身於壽寧侯府準備攪亂大明的方孝孺後人。

這個方沐賢曾說過什麽話?讓皇帝動一動重臣家裏的田地試試?

楊廷和心裏憋屈,又說出一句讓李充嗣更加心驚膽顫的話:“去年屯門戰事本就是以賦稅代餉。兩廣要員伏法,當地官員百姓正待安撫。然今歲陛下大婚,從去年底到今年年初,各部給廣東派料便不同尋常,多上一至三成。禮部、戶部、工部,都應當明白廣東情勢才是!廣東奏報,民怨已生!”

他大義凜然地對皇帝說道:“袁太保其時病重,或不能於禮部公務思慮周全;然戶部、工部,楊尚書與李尚書皆明實務,臣不知他們為何加派廣東,為張孚敬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