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皇帝好選,功勞難分(第2/2頁)

張太後這樣問,就是已經徹底同意了內閣的建議。

新君就這樣確定了,是興獻王世子!

定下了新君,接下來前去宣詔的,就都是迎立之功。

“擒下江彬、張公公鎮住了威武團練營將士再將皇帝已大行發告天下更為穩妥。同時,遺詔也需一同頒行天下。而奉迎團需輕車簡從,等天一亮就迅速前往,迎護軍隨後再調派前去匯合。”

楊廷和一通建議之後,側身看向次輔梁儲:“至於奉迎團人選,閣臣需有其一。梁學士年高,恐舟車勞頓,況且這新舊之際,朝中恐怕還有很多事需要梁學士一同拿主意。臣的意思,請蔣學士前往。”

蔣冕聞言正要請纓,但梁儲卻搶先說道:“事有大於此乎?敢因憊辭?”

楊廷和猶豫了一下,又勸了一句:“叔厚,如今千般頭緒,內閣離不開你。”

“有敬之、維之,閣老又有何憂?”梁儲淡淡回了一句。

梁儲字叔厚,蔣冕和毛紀分別字敬之、維之。楊廷和與梁儲兩人口中三個其他閣臣都是以字稱之,唯獨梁儲不鹹不淡地稱楊廷和為閣老,而不是同樣稱他的字介夫。

魏彬在一旁看得心中冷笑:一貫老好人一般的次輔梁儲難得積極一回。

眼下楊廷和一手遮天,他提出興獻王世子的建議,不僅太後,梁儲都沒話說。

是太後垂簾外戚幹政,還是放任閣臣輔國秉政?

興獻王世子繼位這個方案剛剛讓太後和內閣都感到合適,內閣內部又爭了起來。

此刻梁儲在內閣之中是爭不過楊廷和的,不如以年邁之軀跑上一趟,先博個迎立之功。

蔣冕很不忿。

梁儲年齡已經大了,要是先被熬走,楊廷和之後不就是他蔣冕出任首輔了?要是再有迎立之功,這個速度絕對會加快。

但他還沒來得及開口為自己爭一爭,魏彬忽然開口插話:“梁閣老德高望重,確是上選。內臣這邊,張公公有重任,當以谷公公為首,韋霖、張錦同去。釋服襲爵懿旨,可遣張錦快馬先抵,再與奉迎團匯合。”

從一開始建議了太後下“聖旨”之後,魏彬一直沒敢多嘴。

但現在要迎立新君,內臣肯定是必須出人的。

楊廷和之前已經點了張永防江彬,魏彬必須進一步開口試探一下。

張永有點意外地看著魏彬:迎立之功,他不要?

只見魏彬又說道:“既要宣江彬入宮,臣或可派上用場。臣去宣旨,江彬必會不疑。”

他說罷就看著楊廷和,覺得他應該明白自己的眼神:這個投名狀夠了吧?我跟江彬確實有姻親關系,江彬更容易被我騙到宮裏來。

從勸進太後到相助內閣,魏彬的操作是如此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