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4頁)

只是太子妃卻有些頭疼了。

年前太子剛因收受賄賂,斂財得利,為皇帝責罰,她這會兒若是給出比翡翠鐲子更貴重的見面禮來,少不得被人詬病。

秦王妃哪,果真是時時刻刻都不叫人好過。

太子妃畢竟是太子妃,擡手往發髻一摸,尋到一只赤金雙股鑲點翠的金釵遞給徐雲棲,

“好孩子,這只金釵是我成婚那年,母後賞賜於我的,我一直隨身攜帶不敢離,珩哥兒替太子受了罪,我心中過意不去,便把我最珍愛的金釵賜予你,望你與珩哥兒和和美美,白頭偕老。”

既是皇後賜給太子妃的頭釵,別有一份貴重,壓了秦王妃一頭。

秦王妃笑得有些勉強。

余下幾位王妃便沒有那般計較了,依著與熙王妃關系遠近,適當給了些見面禮,徐雲棲都交給宮人用一個紫檀錦盒收著。

太子妃將熙王妃叫過去詢問裴沐珩的傷勢,李氏和謝氏也各自與交好的妯娌攀談,裴沐珊不知去了何處,徐雲棲被落了單,她獨自坐在人群後喝茶。

身後時不時傳來一些閑言碎語。

“她便是珩哥兒的媳婦呀,長得倒是貌美,可惜出身不好。”

“她不貌美,也不會被陛下相中呀,除了貌美,她還有什麽?”

“哎,我當初還打算給珩哥兒說一門親,誰知被陛下搶了先。”

“喲,快別這麽說,熙王妃看上的可是人家荀閣老的女兒,她又怎麽願意要你家那侄女?”

“哼,當初我與她說親,她哪知眼睛瞧不上,如今栽了跟頭吧。”

徐雲棲淡淡地將茶盞擱下,置若罔聞。

*

不多時皇後宣眾人進去。

大家齊齊朝皇後行了跪拜大禮。

皇後年過五十,面容細瘦,眉長眼柔,是個看起來十分和善的老人家。

她身子素來不大好,當年生十二王裴循大出血,落下病根,往後再也沒懷過孩子,徐雲棲行禮時,悄悄打量了皇後一眼,皇後面龐消瘦,氣血兩虛,該是身子虧了多年,一直沒能養好。

不過從眉眼瞧來,皇後年輕一定是個大美人。

陪著王妃們一道覲見的還有各宮嬪妃。

徐雲棲在這裏,也見到名動京城的燕貴妃。

燕貴妃是秦王之母,內閣首輔燕平嫡親的妹妹。

比起消瘦的皇後,燕貴妃氣勢淩淩坐在下首,眉峰藏著一抹嚴厲,反倒是比皇後看起來更像六宮之主。

秦王妃到了婆婆跟前,倒是收斂不少,低眉順眼站在燕貴妃身後。

宗親人眾,暖閣內坐不下這麽多人,皇後便將姑娘們遣去外頭玩雪,只留媳婦們說話。

十二王裴循還在通州養傷,不曾回京過年,有宮妃關懷皇後,便問起,

“王爺傷勢如何了?”

皇後眉間含憂,“我也不知道,他們只管哄著我,說是沒有大礙,可若是沒有大礙,怎麽不能回京過年?”

朝中局勢也牽連後宮,自有宮妃四下站隊,各自尋靠山。

那位開口的宮妃是燕貴妃一脈,便輕飄飄的瞥了太子妃方向一眼,

“恐是歹人兇狠,將王爺傷得不輕。”

在旁人看來,是太子為了阻止裴循查案,派人刺殺裴循。

可事實是,裴循遇刺後,案上文書被人翻過,隨後陳明山一案大白於天下,於秦王有利。

太子妃在宮中經營多年,早有宮妃擁躉,於是立即有人出聲反駁,

“可不是嘛,那賊人簡直可惡之至,竟敢偷盜朝中文書,眼裏還真是沒有王法。”

宮裏最沒有王法,最囂張的便是燕貴妃。

燕貴妃眼皮擡都沒擡,語氣淡漠,“大過年的,你們別讓皇後娘娘傷神了,本宮問過陛下,十二王傷得並不重,元宵之前定能回京。”

心裏想的是,太子和秦王都不可能蠢到在這個時候對裴循動手,十二王傷得蹊蹺,恐是他自傷,以避開朝中爭端。

皇後不耐煩聽她們爭吵,眼神往殿內掃了一圈,便見熙王妃在擺弄手中茶盞,神色極為悠閑,她好笑地問,

“老四媳婦在想什麽,這宮裏宮外,就屬你心寬。”

熙王妃立即起身答話,“哪裏,兒媳是覺著娘娘這宮裏的茶好喝,媳婦都喝了三杯了。”

一旦牽扯朝爭,熙王妃向來不插嘴。

皇後喜歡她這張揚又通透的性子,“我看你們一路累了,還不到晚膳光景,便用些點心吧。”

宮人收到旨意,立即去傳膳食。

不一會有內侍端來一錦凳並小幾,安置在各位女眷跟前。

徐雲棲安安靜靜坐在末尾,傳膳的間隙,方才的話題揭過,大家嘮家常。

大多是幾位王妃與有資歷的宮嬪說話,像徐雲棲這等媳婦,個個緘口不言,一貫嘴碎的李氏入了宮,也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四處亂看。

熙王不被皇帝喜歡,若是在宮裏犯了事,誰也保不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