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臣婦恭送陛下(1)

姑嫂兩人一路遊園閑聊,聊到下午用膳才停。

用完晚膳後,拓跋歆又牽上蕭如雪,跟在房沁兒身邊,親自送蕭望舒離開相府。

回到將軍府,蕭望舒沐浴更衣過後,才總算躺下真正歇會兒。

……

秋去冬來又是一年,邊關捷報頻傳,一封賽一封的快。

也足以想見烏國破城的速度,一座比一座快。

虞國那邊也沒好到哪兒去,拓跋鐵騎直線南下,又有華都供他們軍糧。吃用都不愁,自然打仗也打得兇猛。

拓跋首領拓跋康更是速戰速決,像是在和蕭鴻還是申屠騎兵比賽似的,領兵直直殺向虞國帝都,恐怕不出三月就要兵臨帝都城下。

如此情形,東面戰場大局已定。

蕭望舒將目光轉向魏國西面——

“胡國被貿易制裁許久,國內糧鹽不接,需要出動水師抵禦梁丘進攻就已經十分吃力,沒有余力再給鮮於部落供糧。

“但鮮於部落向來是群不安分的,就怕他們圍魏救趙,這時候進攻西北邊疆,打亂父親那邊的計劃,逼父親收兵回防。

“我在想能不能先從西北幾州調兵五萬增援三哥,加守邊防,有備無患。

“另外,我再提前調一月軍糧過去,以備增兵後不時之需。即使鮮於部落不進攻,軍糧也總要用上的。”

蕭望舒現在拿著蕭鴻的私印,說話的分量自然也不同以往。

裴晉杭的書房裏,這些日子聚集的都是宰相黨內留京的一些文臣武將,他們一起商議國中上下的事。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蕭望舒是第一個進來和他們議事的女子。

蕭平南坐在下方看向蕭望舒,臉上始終噙著一抹笑,叫人看不真切。

聽完蕭望舒的話,裴晉杭捋著胡須,點頭回她:“老臣其實也有此意。”

北部騎兵都驍勇善戰,以一當十,拓跋鐵騎如此,鮮於部落的鐵騎,他們不得不承認,也是如此。

如果鮮於部落真的卷土重來,肯定會影響到相爺在東面兩國的作戰。

“鮮於部落物資匱乏之地,沒有那麽多存糧。我們西北邊關有高城厚墻阻隔,只要據城堅守,哪怕耗糧草都能耗到他們斷糧退兵。”

蕭望舒剛說完,裴晉杭隨後頷首,“正是如此,但秋季征糧已過,恐怕……”

聽出他的弦外之音,蕭望舒開口接上:“這批糧草從月氏糧庫調運到邊關就好,無需再下去征糧。

“只不過月氏商戶運轉,它也有成本。我自然不會從裏面賺些什麽,但是購糧的本錢……”

裴晉杭緊跟著接上話,問:“郡主這次能供糧多少石,又需要多少本錢?”

“三萬石糧米,足夠十萬大軍一月支用,本錢一萬二千兩。”

如果僅僅是一萬二千兩,蕭望舒自己掏腰包捐了都不成問題。

但大軍不止吃這一個月,他們每個月都需要糧草支應。如果蕭望舒連成本錢都不要,完全自掏腰包,她腰包裏有多少銀兩夠這麽掏?

國庫不是沒有錢,只是沒有那麽多余糧。

而她剛好有更便宜更快捷的購糧渠道,可以替戶部省時省力省錢,提高效率。

月氏糧庫存在的意義不是倒貼錢免費供糧,而是大批量底價集糧,相當於為蕭鴻和朝廷提供了一個最優的購糧平台。

哪怕是戶部官員下去收購,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買到這麽多這麽便宜的糧米。

這才是月氏糧庫存在的意義。

聽到蕭望舒的價格,裴晉杭立刻拍板:“好!老臣稍後便讓戶部那邊給郡主結清賬款。”

三萬石糧米,以前都需要戶部撥銀三萬兩,且半月時間才能集齊糧米。

郡主這裏一萬二千兩便能直接調糧運往邊關,誰敢說她在裏面沒有出力?

“既是如此,那裴老軍師和郡主再瞧瞧,咱們從西北哪幾州調兵增援邊關,京師這邊是否也要派武將前去協助?”書房裏其余人開口詢問。

裴晉杭正要答話,這時,他府上仆從帶著一名禁軍士兵匆忙趕來,那士兵在蕭平南耳邊低聲稟報了些什麽。

眾人只見蕭平南的臉色變了變。

隨後,蕭平南起身看向蕭望舒,問她:“四妹此刻可否隨我進宮一趟,長姐在宮中等我們。”

還不等蕭望舒詢問,他直接說清楚:“宮中有奸人意欲毒害太子殿下和皇後娘娘,不曾想陛下在太子東宮,誤服了太子的羹湯。

“太子殿下和皇後娘娘也食用了些許,好在救治及時,並無大恙。四妹,我是男兒身,出入椒房殿多有不便,你先隨我進宮照料一下皇後娘娘。”

此話一出,書房裏一片嘩然。

蕭望舒應下:“自然可以,我們這就進宮。”

蕭平南朝她點點頭,又看向裴晉杭他們,“調兵之事有勞裴老軍師和諸位先商議定下,我和四妹就先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