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

李景乾很快就給出了清楚的答案。

他不但能贏,還一路闖涼國腹地如無人之境,南邊的幾座養馬的好山盡歸大盛,軍餉得以自給自足不說,甚至還為大盛帶回去了不少“補給”。

涼國君主一開始還嘴硬,揚言有精兵強將,要讓李景乾有來無回。

但一年不到,他就迅速地向大盛交上了降書,承諾永不犯邊境並歲歲向大盛納貢。

原因無他,李景乾的長槍已經橫在了他京都的城門之外,再不降就沒有降的機會了。

至此,大盛終於降服了四鄰,收回了所有的故土,將百余年來支離破碎的地圖重新拼得完整。

消息傳回上京,朝野沸騰。

葉漸青一早起來就開始更衣束發。

起先的動作是仔細且緩慢的,但瞥一眼旁邊的沙漏,他的動作就越來越急,越來越快,最後拿上官帽就徑直沖了出去。

程又雪要回來了。

隨軍出征長達一年,她終於要回來了。

努力想讓自己走得符合禮儀,但一出城門看見遠處烏泱泱而來的隊伍,葉漸青還是沒忍住,縱身就沖了上去。

李景乾捏著韁繩走在最前頭,眼眸死死地盯著城門的方向。

驟然看見一道疾行而來的人影,他揚眉,整個眼眸都亮了起來。

然而,人影走近,卻是葉漸青。

光亮瞬時消失,李景乾往他身後看了看,沒好氣地道:“怎麽只你來?”

葉漸青道:“剩下的人都在永昌門呢。”

說完就敷衍地與他道賀一番,安排人在前頭引路,然後自己一頭就紮進了後方的隊伍裏。

“這葉大人,一年不見怎麽這般毛躁了?”胡山忍不住笑他。

“你懂什麽。”司徒朔嘖嘖搖頭,“分別這麽久,有情人嘛,急切才是正常的。”

收回目光,李景乾想,寧朝陽官大,地位高,自然是要在宮門附近等他的,規矩是這樣,她也沒辦法,他不能往心裏去。

但是,接著往城裏走進去,永昌門外烏泱泱的道賀之人裏,也沒有寧朝陽的身影。

李景乾嘴角抿成了一條平線。

“侯爺見諒。”劉公公上來與他小聲道,“宮裏還在喪期,沒法放煙火起歌舞為侯爺慶祝,但裏頭的宴席是備好了的,新皇會親自為侯爺接風洗塵。”

早在他剛打到涼國的第三座城時,上京就傳來了聖人駕崩的噩耗。

當初沈晏明往藥罐子裏加的千尾草雖然量不大,但也是毒入骨髓,慢慢滲透。聖人還拖了這麽久才走,已經是眾禦醫妙手回春的結果。

李景乾並不意外。

他意外的是,淮樂登基,朝野裏竟沒有起任何風浪。

李扶風在朝野裏留下的隱患極多,就算他不堪用了,那些人按理說也會抱團換別的皇子繼續造勢。

可是沒有,他一路走進上京,看見的全是祥和繁榮。

既然都這麽祥和繁榮了,寧大人又在忙什麽?

“侯爺。”秦長舒與他道,“這邊有小憩的暖閣,煩請借一步說話。”

來了。

李景乾翻身下馬。

淮樂寫信提前與他知會過了,想用給他封爵的方式換他放下手裏一半的兵權。

這種事換別的將軍來定然不會答應,但他會。

他不但願意放一半兵權,甚至願意只留五萬囤兵,其余兵力悉數交由兵部接管。

當然了,條件不會低。

秦長舒也做好了斡旋的準備,光紙張都抱了厚厚的一疊進去。

兩人從給三軍的封賞談到對兵眷的撫恤,談得秦長舒冷汗直流。

這是極大的一筆開支,報上去她怕陛下不高興。

但是,眼前這人安靜地坐在黑暗裏,周身的氣勢卻比先前還更加壓人,她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余地。

硬著頭皮記下了一些她無法做主的事,秦長舒想起身,腿卻發麻。

李景乾看著她,淡聲道:“秦大人不擅長與人做交易,陛下怎麽派你來了?”

“侯爺問得好。”秦長舒咬牙,“我也想知道寧大人為什麽一定要推我出來。”

是寧朝陽讓她來的?

李景乾一頓,接著神色就緩和了下來。

不去接他,不來談判,想來是怕他一看見她就談不動條件。

她不想讓他吃虧。

念頭一起,他整個人都溫和了起來:“方才說的一萬金賞錢是開玩笑的,我沒那麽缺錢,秦大人不妨劃了去,也免得挨陛下的罵。”

秦長舒大喜,感激地道:“多謝侯爺。”

一邊謝一邊劃掉紙上的記載,劃著劃著秦長舒反應過來了。

這人知道稟上去她會挨罵,還愣要她寫?

真是無……無所謂,沒關系,劃了就好。

笑著抱起文卷,秦長舒拱手與他作請:“宴席已開,侯爺請。”

李景乾大步就跨出了門。

淮樂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遠處快速靠近的人影,不由地有些感慨:“原來班師回朝的將軍,是這般的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