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第3/4頁)

當時那種場合下,為了安撫下老太太,所有孫子孫女圍著她,結果老太太認了一圈,手裏的蛋糕硬是不願意給出去,還是一個勁兒要往外走。

後來老太太帶著切下來的第一塊,打包好的蛋糕回養老院時,他們才知道,老太太說的小孫孫,壓根兒就不是自己這些血親的孫子孫女。

覺得老太太沒錢的時候,她的那一眾孫子孫女,只覺得奶奶莫名其妙,對一個外人比對親孫子孫女還好。

可現在知道了老太太深藏不露,說不定在哪裏還藏著有東西,一群孫子孫女心裏卻忽然不是味兒起來,甚至還摻雜了一絲嫉妒。

所有人一致懷疑,老太太還有另外的東西沒拿出來,而且說不定其中一部分已經給出去了。就是給了那個孩子。

但這種事情,你沒有證據,只是懷疑,到了法院法官也不知道該怎麽判。

也許這類想要和父母撒潑打滾的兒女,思維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共通性的。

沒有證據,想要逼著對方把東西拿出來,只能是輿論攻勢了。

《萬家調節》原來是電視台一档收視率不低的家庭類矛盾調解節目,後來隨著網絡的興起,節目的收視率不斷下降。

節目新領導當機立斷,不僅電視節目要照常播,還要轉戰互聯網。

不過有一點比較遭人詬病的就是,電視台上面播出的是已經剪輯好的節目,微網那邊,卻是開直播。

就算事後會給打碼,可直播時,總不能一邊直播一邊給出鏡的人打碼吧。

因此,極少數一些被動接受采訪的節目參與者,覺得自己的隱私權和肖像權遭到了侵犯,和節目組打官司都打了好幾年。

可這卻對節目組不痛不癢。

經過幾年的發展,互聯網監管已經有了,但還不算太完善。

你舉報,我就先隱藏視頻。

你打官司,我就不停上訴,實在敗訴了,大不了賠些錢,無所謂。

反正封號是不會封號的。

真正計較這些,甚至要跑去和節目組打官司的,到底還是極少數。

一般人,是經不起這樣拖的。

一來二去,自己也就慢慢放棄了。

楊老太太的兒女們不知道同住在養老院的白老爺子,以前他的兒女因為捐贈財產事件,也和這個節目發生的一段淵源。

他們看中的就是這個節目會在節目錄制時,會在網上同步直播。

他們也覺得財帛動人心,如果輿論壓力不夠大,誰會心甘情願把到手的好處往外拿。

唐楸再次出現在養老院,已經是放暑假後了。

C大的學習壓力大,每回期末都有考試月。在考試前的兩個星期,他連家都沒回,一直是住學校的。

唐楸這邊人剛到養老院,那邊,一個被魏愛國花五百塊錢收買的養老院新保潔,便給他打去了電話。

於是,魏愛國又開始聯系起了自己的兄妹,還有兒女,連帶著早就已經說好了的節目組,開始風風火火的往養老院那邊趕。

楊老太太的兒女們那邊許久都沒動靜,養老院裏的其他老人們一時間也快忘記這件事了。

唐楸見楊奶奶在養老院裏依舊吃好喝好,笑著把一包新點心遞過去,一點都沒有提醒楊奶奶關於遺囑的事情,哪怕遺囑贈與的對方百分之九十可能是他。

都快一個月過去了,廖導現在也還在養老院裏待著。平時也沒什麽正事,就是在養老院裏到處逛,然後和老人們聊天。

龐嘉齊他們可能也是被考試月憋的不行。

唐楸正坐在養老院食堂裏吃白爺爺包的愛心小餛飩時,手機接二連三叮鈴鈴的響了起來。

“喂?楸楸,你現在在哪裏?我去找你。”這是第一通電話的周廩。

“楸楸,你是不是在養老院那邊呢?剛好我就在附近,你等會兒,我去找你。順帶也見見廖導。”這是龐嘉齊。

“楸楸,晚上吃什麽?”這是傅洵。

唐楸喝了一口鮮美無比的,據說是白爺爺為他特制的雞湯餛飩湯,咂咂嘴巴:“吃清湯火鍋?”

焦爺爺他們種的菜都熟了。

今天他和焦爺爺說好了,要幫他們把這些菜都消滅掉。

但讓焦爺爺他們吃麻辣火鍋顯然是不適宜的,所以清湯剛剛好。食堂裏有空調,也不熱。

傅洵在電話那邊回應:“好,再給你買些飲料過去,橙汁可以嗎?”

“嗯!”輕松考完試的唐楸一邊回答,一邊吹了吹勺子裏的小餛飩,只覺得小餛飩真好吃。

龐嘉齊說他在附近,就真的是在附近。

唐楸一碗餛飩還沒吃完,他的車就已經停在了養老院門口。

龐嘉齊的車裏還有一些他二叔托他給廖導帶來的設備,是廖導心心念念,龐浩好不容易找人給他從國外買來的,據說金貴的不行。

龐嘉齊把車子停穩,看著後備箱裏的東西,想到自己因為考試月,也挺長時間沒活動開了,幹脆也不叫人,自己扛著木箱子一趟趟的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