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第2/2頁)

剩下一小部分,需要會長參與或者做決定的事情,唐楸也是輕車熟路,根本花費不了太多精力。

同時,也是在這一年,距離成年只有很短一段時間了的龐嘉齊,接到了他入圈以來,目前最重要的一個劇本。

現在是七月份,等到八九月份暑假的時候,劇組就要開拍了。

按龐嘉齊自己的話說,劇本要情節有情節,要內涵有內涵,如果他演技能跟上不拉胯,說不定等到影片上映後,他就不再是什麽影壇新生代童星第一人。

而是龐·年輕有為·嘉·橫掃各大獎項·巨星·齊。

對於龐嘉齊的大言不慚,大家從言語上進行了打擊,卻從行動中表達出了支持。

最明顯的就是,唐楸現在時不時的就會在手裏拿一本心理咨詢書籍看一看。

因為眾所周知,有內涵的電影,大多不怎麽輕松愉悅。

因為這世界上的開心幸福大多相同,悲傷,卻各有各的悲傷。

龐家所有人在看完劇本後,其實都不同意讓龐嘉齊接下這個劇本。

最後之所以又接下了,還是龐嘉齊自己見獵心喜,非要不服輸的試一試。

唐楸也有些怕小胖會在最後出不了戲。所以最近都很注意正在研習劇本的,小胖的心理狀態。

好在小胖演戲的時候,不怎麽用沉浸感受角色的方式。所以經他觀察,小胖目前的精神狀態還好。

小胖還好,對著書本研究的唐楸卻深吸一口氣,覺得自己好像有些不太好了。

不知道因為什麽,自從今年夏天天氣熱了起來之後,他就總感覺自己有些煩躁的樣子。

煩躁這種情緒,對於一向情緒穩定的唐楸來說,無疑是有些陌生的,也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大人偶爾和他說了什麽話,他有時候還會想要無目的性的反駁一下。

不為什麽,就是忽然想要反駁一下。

在心裏默默算了一下自己的年齡,已經快十五周歲了的小少年自己推測,他可能是進入了青春叛逆期。

比以前又長大了許多,知識積累也更深厚了許多的唐楸自覺,自己早就不是以前那個想要了解青春期,卻被青春疼痛文學嚇到了的小朋友了。

作為處理過無數起學生事件的學生會會長,他已經對青春期,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

青春期,籠統概括的話,大概指的就是初中到高中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們。

同時,青春期也是青少年心理變化與波動最為明顯的一個階段。

這個時候的他們,開始脫離大人,試著自己獨立的思考許多事情。開始逐漸嘗試構建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的困惑與不解。同時,由於激素的影響,情緒也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

而這樣的變化相互碰撞在一起,就會讓一些家長和老師們產生,這個時期的孩子想法多、難以約束、叛逆的印象。

對著解釋青春期的書籍研究了一陣兒,小少年再次點頭,覺得自己的診斷沒錯了。

他應該是進入叛逆期了。

因為了解,孩子自己聽著蟬鳴坐在石榴樹下,開始坦然接受這件事情。

煩躁的情緒也因為這樣的坦然接受,稍微緩解了許多。

只是坦然接受歸接受,太叛逆的話,也還是要稍微克制一點的。

這是他自己慢慢長到這麽大,逐漸積累起來的心得體會之一。

人是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因為言語如刀。

就像木板釘釘子理論,太傷人的話說出去了,其實是收不回來的。

哪怕事後再後悔,再覺得當時說的話,只是情緒上頭,並不是真的這樣想的,也收不回來。

尤其是對很親近的人,哪怕之後大家又和好了,雙方的關系看起來一點裂隙都沒有的樣子。

實際上,也許在某天一個很平常的夜晚,大家在一次歡聚後各回各家,等到房間門被關上時,裏面的人,就會忽然想起來對方曾經對自己的惡語。

也可能是在一次聚會後,聽到對方講的很好笑的笑話,笑著笑著,看著對方的臉,忽然又想起對方曾經的話。

大家都是假裝能收回來的。

唐楸自己在心裏為自己設置好叛逆的底線,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剛好這時,就見下了班的秦澤從門外走進來,手裏還提著一個西瓜,與一袋水蜜桃。

他熱情招呼著坐在那裏的楸楸:“楸楸,看哥哥給你帶的水果,我嘗了,都特別甜。”

“你去屋子裏把水果刀拿出來,咱們把這個西瓜先切了。”

話音落下,坐在那裏的小少年聞言,心中再次湧起了一股叛逆的情緒。

叛逆的情緒在短短幾秒內愈演愈烈,最後不可遏止。

只見他抿了抿嘴,開口問:“為什麽一定要先吃西瓜?我就要先吃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