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第2/3頁)

陳孟摸摸小朋友的額發:“好,那楸楸你想睡就睡吧,等睡醒了,媽媽讓爸爸給你做甜湯。”

“學校那邊通知了,三天後再上課,我們先在家裏好好休息幾天。”

從山上下來後,老師和孩子們,咳嗽的咳嗽,感冒的感冒,自然還是需要好好休整一下。

學校方面也需要時間,處理一下這件事後續的一些事情。

聽媽媽這麽說,可能確實是暈車暈的有些迷糊了,小家夥這邊點頭,那邊等到媽媽把手從他的額前移開時,他就已經把臉頰一側,趴在爸爸的肩頭閉上了眼睛。

唐楸是屬於那種不舒服時就會比較喜歡睡覺,除非特別難受了,不然也不怎麽會鬧人的孩子。

不過既然有安靜的孩子,自然也就會有相對比較‘鬧騰’一點的。

說來也巧,距離西城山比較近,而且也比較正規的醫院,就那麽一家。

幾個自從下了山,或者說在下山途中,眼看著就發起燒來了的孩子,這邊剛和在山上才混熟的新夥伴們分別,那邊便又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在醫院兒科碰了面。

幾位家長也都不差那些錢,見自家孩子一量體溫,溫度有些高,幹脆都選擇了先在醫院觀察一天。

剛好,幾個孩子還給湊了一個病房。

醫生來查房的時候,幾位湊在一起聊天互通有無的家長還納悶,其中一位家長問醫生:“醫生,我剛剛問我們家孩子了,他之前淋雨後又在山上和他的一些同學老師們一起待了幾天,這期間也一直沒有感覺特別不舒服,怎麽這一下山,反而就忽然起燒了?”

其他幾位家長,也立刻補充描述起來。

查房的醫生聽了,沉吟,然後推測道:“每個孩子的體質不一樣,也不一定是所有孩子在著涼後,都會立刻出現發熱的反應。”

“首先,按照你們家長的說法,今天孩子們又進行了大活動量的運動,這也會促使原本就已經著涼的他們忽然發熱。”

爬山這個運動,從來都不是輕松的代名詞。

哪怕下山比上山稍微輕松一些,可這個運動量,也不是一群孩子在山上度假區時可比的。

“還有就是孩子自己主觀上,可能並不像他們自己描述的那樣,在山上的時候一點不舒服都沒有,只是群體活動中,這樣的不適可能就被孩子自己忽略了過去。他們可能那個時候就已經感冒了。這幾天市裏一直在下雨,山上潮氣更重,孩子們不容易好全。”

至於所謂的群體活動會促使孩子們忽略掉自己身上輕微的不適,這點也很好理解,最簡單的一個比方,許多孩子在著涼發燒後,還能生龍活虎的和其他朋友玩耍。

然後等到家長終於察覺出不對,自家孩子今天臉怎麽這麽紅的時候,用溫度計一量,好家夥,三十八度五,就這還要一頭沖進小夥伴堆裏呢。

“再有,可能也和忽然見到家長後,孩子們身心忽然放松下來了有一定關系。”

綜合以上,大概就是這些孩子們忽然由感冒轉為發熱的原因了。

經過醫生的一通分析,幾位家長點頭,也認為,可能就像醫生說的那樣,是孩子下山後見到他們,心神終於放松下來的原因。

結果,就聽著病床上那五個原本已經燒蔫吧了的孩子,此刻因為巧合被分配到了一個病房裏,瞬間又精神了起來。

其中一個剛剛量體溫,都快三十九度了,還硬撐著有一搭沒一搭的插話呢。

聽他們的說話內容:

最左邊床位的孩子最先開口:“第二天的時候,楸楸給我姜餅人吃,是你們誰給我偷了?那是楸楸看我感冒,特意給我的!”

最右邊的孩子隔空和他吵吵:“誰偷你了?我當時忙著串串呢,誰有空理你啊?”

最中間的孩子主持大局,先看向最左邊:“首先,楸楸不是看你感冒,特意給你的。是度假區的廚師送了楸楸一盒姜餅人,楸楸給每個感冒的人都送了。”

又看向最右邊:“其次,第二天屋檐下燒烤的主意,是我跟楸楸提的。而且你串串又沒我快。”

因為最後燒烤環節是老師們在烤,所以不做討論。

總而言之,看似主持大局,實則左右開戰。

另外兩個床位稍微偏左和偏右一點的孩子,因為發燒的溫度比較高,戰鬥力暫時不足,只能時不時的吱一聲,證明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幾個孩子吵吵著,不免又回憶起了山上的那幾天,忽然目露回憶。

“真好啊,我下次還想像這一次一樣,大家一起在大廳點壁爐睡。”

“嗯,我覺得也可以,不過可以把咱們爸媽也帶上,省的他們和這次一樣,在山下太擔心。”

“啊?可是行軍床太小,我爸太胖,可能睡不下啊。”

在山上時,停電後,烘幹機和空調起不了作用,整個室內都潮濕的不行,讓人根本睡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