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第2/3頁)

弄得趙老爺子都跟著有了些食欲。

趙桉注意到了他正在院子裏遛彎的爺爺,端起湯碗,吸溜了一口,迎著他爺爺的視線搖了搖頭:“爺爺,這個湯你不能喝,牛老先生說了,他給你下得猛藥,已經夠補了。奶奶她可以喝,我給她盛了一碗在冷著了。”

不僅排骨湯喝不了,而且為了不妨礙藥性,接下來的幾天裏,飲食最好怎麽清淡怎麽來。

清粥白菜最好。

趙老爺子不語,只是點了點頭,又在院子裏轉了幾圈,便回了屋內。

從頭到尾表現的都好像雲淡風輕。

一直到夜幕降臨,趙老太太又端了一碗藥過來。

老太太一邊把藥放在桌案上,一邊臉上帶著笑模樣:“這中醫大家就是不一樣,老頭子你都多久沒自己主動出院子逛逛了。”

之前不是趙老爺子不想,也不是孤僻,實在是沒那個精力,主觀上就不想動彈。

這從醫學方面來說,也是身體虛弱的表現。

說完,老太太催促:“快喝,等會兒涼了藥效就不好了。”

趙老爺子把目光從窗外,正在吃今天第二顆紅棗的楸楸身上挪回來,點頭:“好,老婆子,辛苦你了。”

語畢,端起藥碗,頓時酸甜苦鹹,還帶著一些香膩味道的一碗藥,被一飲而盡。

隔了一個星期後,老人帶著一個助手,又被趙景明親自接來給趙老爺子復診。

這次他重新開了更溫和些的藥方,除了味道更復雜了一些,沒什麽缺點。

同樣是在示範新藥房熬藥方法的時候,老人示意正在啃一顆大紅棗的小朋友把手伸出來給他看。

這次唐志勇、陳孟、秦澤全都在家。

白發老人把手收回來後,提筆,又給面前的小娃娃寫下了一張菜譜,啊不,是藥方。

秦澤拿著藥方,在那裏念:“菠菜雞蛋卷、百合南瓜湯、枇杷雪梨糖水、烏雞湯、花生紅棗牛肉湯、紅棗山藥粥、羊肉蘿蔔湯、姜棗茶……”

白發老人捋著胡須:“總是排骨山藥,小娃娃估計也膩。藥方上的這些,就當是換換口味了。”

“其中能替換排骨山藥的,我在藥方上標注下來了。其中什麽時令,吃哪些東西,也有標注,別亂給他吃。像是羊肉蘿蔔湯,就是入冬最好。”

“如果當天已經給小娃娃做了帶紅棗的東西,就不用再給他特意吃紅棗了。”

一旁,同樣和大家坐在一處的趙老爺子面帶微笑,仿佛是沒有聞到那藥鍋裏正咕嘟著的復雜藥味。

最後,老人說出自己的理念:“平時小娃娃如果有什麽主動想吃的東西,也都可以做給他吃。什麽東西只要不多,破壞了平衡,都不礙事。”

唐志勇照例把藥方仔細的收起,和老人道謝:“老先生,實在是太感謝您了。”

“我也不知道您到底缺什麽,只是想著您既然是醫生,應該對藥材感興趣,還請您不要嫌棄。”

說著,唐志勇轉身,從屋內提出來一個裝著木盒的袋子。

唐志勇沒說裏面是什麽,只說是普通藥材。

只是老人自己的眼力不普通,一打眼便看出來,那盒子,是D省那邊許多采參人,專門用來裝人參的樣式。

老人點頭,沒說什麽,收下了唐志勇的謝禮。

只是在當天晚上,唐志勇可以查到的半公開戶頭上面,多了一筆轉賬。

事後,這顆人參兜兜轉轉的,其中半顆,還跑到了趙老爺子的藥碗裏。

剩下半顆,則被見獵心喜的老人做成了丸藥。

在大年份的野生人參越來越難尋覓的當下,這每一顆丸藥,都是真正能吊命的東西。

一共有七丸,其中三丸被白蠟封好,用線穿起來,在一個再次出診的下午時,被老人掛在了唐楸的手腕上。

小家夥擡起手腕,晃了晃,還以為老爺爺送給了他一串手串。

老人也沒糾正他,只是說:“小娃娃,這三顆白丸子你可帶好嘍,萬一以後遇到有人快不行了,救護車一時半會兒又到不了,你就試著把外面的封層捏破,給他喂進去。說不定能讓他再撐個一時半會兒。”

唐楸聞言,立刻就知道這個手串很珍貴了,就想要脫下來還給老爺爺。

白發老人手一輕推:“不用,這是你爸爸送給我的,雖然我給他錢了,但好東西難找,就當是我還的。”

小家夥雖然聰明,可哪裏比得上年紀大到頭發胡須都已經白了的老人,幾句話下來,便被繞了進去,只能小心的把手串又往袖子裏掖了掖。

老人這才滿意點頭。

說完白丸子手串的事情,院外忽然傳來糖葫蘆小販走街串巷的吆喝聲。

老人聽到聲音,一拍額頭,好像想到了什麽:“對了,就是這個冰糖葫蘆。老頭子給小娃娃你開藥的時候,忘了把它加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