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2頁)

所以每次回老家,每當以往熟悉的那些親戚朋友們吹捧他為能人的時候,楊大爺從來沒有在心裏真正應答過。

他算什麽能人啊。

如果他真的是能人,也不至於讓他一手照顧長大的弟妹們還在過苦日子了。

但此時,看著面前公事公辦和他洽談著的唐志勇,楊大爺心中卻第一次產生了一種炙熱的感覺。

任何事情,試一試總比什麽都沒做過好。

他被村子裏的人喊了這麽多年的能人,說不定到了今天,他就真的能一回給他們看看了呢?

一番商談下來,唐志勇對於楊大爺老家那邊的情況心裏也大致有了數。

路沒修沒關系,之前公司收貨的許多地方也都交通不便。但只要生意確定要做了,路慢慢也就修好了。

有時候這些東西,是相輔相成的。

最後,在唐志勇臨走時,因為談了這麽老半天,楊大爺也稍微能舉一反三一下了,於是在送人出門崗室的時候,老爺子又開口問道:“唐先生,除了那些幹貨什麽的,蘋果你們收不收啊?我們那塊地方種出來的蘋果,村裏的小娃娃們都愛吃,都說比砂糖還甜呢。”

見已經站起身的男人有繼續傾聽的意思,老爺子仿佛受到了鼓勵,絞盡腦汁之下又連說了好幾種東西。

聽得一旁一直在聽爸爸和門衛爺爺說話的小朋友眨眨眼睛,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聽說過這些東西。

確實不愧物產豐富之稱。

唐志勇點頭,算了算時間。

他的公司在D省有專門的車隊,但規模一直不算大。唐志勇從今年開始一直琢磨著要擴大公司規模,其中D省就在計劃內。

這好歹也算是公司的重大擴張決策,作為公司的經營者,唐志勇怎麽說也是要過去看一下的。

現在距離楸楸放寒假還有兩個多星期,遠在N省的老太太也一早就打電話過來了,一定要今年唐志勇帶著家裏人一起到他們那邊去過年。

或者如果唐志勇實在忙不過來的話,她來唐家這邊過年也行。

老太太上了年紀,唐志勇自然不會讓她在舟車勞頓的過來,於是便應下了過年前後去N省待一段時間。

N省距離D省也不算太遠,可以先去D省具體看一下,然後再去N省過年。

和楊大爺商議好,趁著大雪還沒封路,先讓十裏村的人帶著家裏的那些存貨到縣城一趟,到時候他找人先把這些存貨收了。

這也算是先安安楊大爺還有那些村名們的心,初步建立一些信任感。

等年前他去實地考察了,再決定之後的合作項目。

“也不一定非要十裏村這一個村子裏的,周圍幾個村子的話,只要他們自覺自己家的貨質量過得去,也可以在那幾天到縣城的臨時收貨點看看。”

唐志勇的公司貨物吞吐量極大,如果不是因為他看上的其實是整個D省的市場,想要以點帶面,周圍這幾個村的東西也就是一車的事,根本不需要他親自出面。

楊大爺聞言連連點頭。

唐先生這張張嘴的功夫,他就要從一個村的能人變成十裏八村的能人了?

等到晚上楊大爺電話打通那十裏村唯一的一部電話時,前來接電話的楊大爺的二弟更是有些難以相信,更別提村裏其他人了。

不過出於對大哥的信任,隔了兩天,楊大爺的二弟還是帶上了兩大籮筐的幹貨,借了村裏共用的唯一一輛汽油三輪車,準備上縣城裏去。

與他同行的,還有村裏其他一些人。出於對村裏唯一一位能人的信任,他們雖然覺得事情有些怪玄乎的,但也各自帶了許多家裏存的幹貨。

最多的是木耳,也有一些榛子、栗子。偶爾還摻雜一些猴頭菇、榛蘑之類的。

按照楊大爺的說法,全都是撿品相最好,最幹凈的拿過來的。

一行人一路忐忑的去了縣城,按照楊大爺給的地址找到了臨時收貨點。

原本以為還要費些周折,誰知道收貨點的人動作利落極了,檢查發現沒問題後就開始給幹貨分類,分類稱重完就十分幹脆的付了錢。其中木耳的單價便宜些,猴頭菇要貴一些。

去的時候大家大筐小筐,回來的時候,每個人懷裏都揣了或多或少的一疊錢,捂得人心裏都熱熱乎乎的。

此時天上已經漸漸飄下了白白的雪花,一哈氣眼前都是霧蒙蒙的,坐在車鬥裏的楊大爺二弟把手捂在了隨行的小孫子的耳朵上,臉上卻帶著怎麽忍都忍不下的笑意。

只聽年紀大概五十多的小老頭得意洋洋道:“看,俺就說,俺哥是大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