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頁)

喊了一聲,叫做小輝的小男孩眼神聚焦,再次緊了緊手裏的玩具小狗。

玩玩具的時候,喊哥哥的時候,楸楸都會笑。笑是開心。

所以,在玩玩具,還有喊哥哥,和哥哥在一起的時候,是應該開心的嗎?

小男孩扯了扯唇角,迎著懷裏玩具狗兩顆亮晶晶的大眼睛,努力把唇角勾起一抹弧度。

有了弟弟的陪伴,等待的時間好像也過的飛快,很快就輪到了秦澤被工作人員帶進了咨詢室。

在評測前來咨詢者的心理狀態時,咨詢師們往往需要很慎重的來下一個結論。因為秦澤是第一次來,所以老教授問的很細,觀察的也很細,最後更是等到一系列的測試結束後,對方才讓秦澤把秦鎮業徐茵夫妻也喊了進來,理了理秦澤的各項測評結果說道:“孩子確實是有一些創傷後遺症的表現,不過不算很嚴重,他自己存在很強烈的自救意識,這很重要。”

甚至面前這個叫做秦澤的少年的自救意識已經不能用強烈來形容了。

說句不太負責任的話,這樣的自救意識,你就算把他打成個植物人,估計都比一般人蘇醒的幾率要高許多。

經過這些天的心理建設已經接受了兒子可能存在的問題的夫妻倆簡直喜出望外。

徐茵連忙問:“那醫生,小澤這種情況需不需要吃什麽藥?”

老教授搖頭:“他這種情況不用吃藥,過度的用藥物去幹預反而容易出現一些更嚴重的副作用。”

說完,老教授借口把坐在椅子上的少年支開,秦澤雖然看出了對方的用意,但還是擡腳走出了咨詢室。

等到他走了之後,老教授這才對重新又緊張起來了的夫妻倆說道:“根據我之前對孩子的詢問以及觀察,我發覺他的情況在不久前是有過一次起伏的。在這之前,他的心理狀況其實已經趨於平穩,甚至已經趨近於自愈。如果是在那個時候,我猜測一般的心理醫生都已經很難看出他的異常。但在這之後,可能是生活中又出現了一些變故,導致他重新變得敏感了起來,並且存在一定的分離性焦慮。”

“我的建議是,以後不要再有同樣類似的事情刺激他。”

老教授在說完後又著重的和夫妻倆解釋了一下什麽叫做分離性焦慮,是指在離開與他建立了親密關系的對象後,會存在一定的煩躁、抗拒、悲傷等負面情緒。嚴重的甚至會反射到身體上,出現嘔吐、頭痛,惡心等症狀。

這個親密關系可以是和父母,可以是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類的長輩,也可以是任何讓他感覺到放不下的存在。

聽完老教授的解釋後,秦鎮業和徐茵只感覺之前秦澤剛回到秦家時那一切的抗拒與冷漠,甚至於敵意都有了解釋。

秦鎮業有些艱澀的開口問:“那他之前跳窗後想要去扒火車,也是因為這個嗎?”

老教授看了秦鎮業一眼,給了肯定答復。

最後,在夫妻倆臨出門前,老教授一邊翻病例档案一邊補充道:“對了,這種焦慮狀態一般多發於學齡期兒童身上,十四歲……勉強還屬於這個範疇吧。”

走出咨詢室,室外,已經初見劍眉星目的少年眼中含笑的看著面前的小娃娃。

那成熟穩重的樣子,與咨詢室內老教授的評價很難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