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爭吵攤牌(第一卷結束第二卷開始)(第3/4頁)

邊關營房皆有宦官督軍,這些官宦與守將吃空餉,買賣軍籍,甚至私自通敵,往來殷商,再放任下去,大梁的根基就被他們蛀空了。”

李崇唇線緊抿,沉默不語,宋離嘆了口氣,也微微垂下眼眸:

“先帝之時便有心裁撤直廷司,有心撤回各地督軍的宦官,只是他沒有想到他壽數那麽淺短,東宮幼小,他還需要直廷司這把刀來抗衡內閣,所以才由著直廷司存活了這十余年,但是如今,王和保已倒,內閣已清,這把刀的壽命也該中止到此了。”

李崇知道,這麽多年來直廷司之所以還沒有完全失控是因為督主是宋離,是因為先帝還需要直廷司這把刀,但是不會有那麽多的宋離能夠一直約束著直廷司,他握緊了拳頭,目光定定地落在了眼前這個瘦消的身影上:

“你做了這麽多年的直廷司督主,對於直廷司所涉罪證,各地督軍的罪證想來最是清楚,甚至這麽多年,你為了扮演好這個督主,有些不得不做的事兒也沒有少做。

所以,你的打算本就是在周家翻案之後用手中的一切將直廷司連根拔起,而你也從沒想過獨善其身,你只想著與直廷司的覆滅一同湮滅對吧?”

有些事兒他從前在那個沉默寡淡的宋離身上就能感受的到,只是這些日子過的太過順遂了,他有些麻木地認為他們真的可以一直這樣下去,但是這無憂無慮的相守本就是偷來的。

宋離有些沉默這確實是他從前的打算,但是時移世易,現在他怎麽可能還會這樣打算?他開口解釋:

“是,從前我確實是這樣想過,但是如今我的毒能解了,一切都比我預想的狀況要好了太多,甚至,甚至在的預計中多了一個你,所以...”

李崇打斷了他的話,他前後聯想了宋離的處境和行為,幾乎立刻就推斷出了他可能的選擇,他的目光銳利仿佛能夠看透人心:

“所以你沒有再急著裁撤直廷司,不是因為你放棄了這個打算,而是在裁撤之前你還想用督主的身份還能做些別的,而這些事兒你打算已久,卻一直瞞著我是不是?”

他就知道宋離不是一個能閑的下來的人,這兩個月看似在宮中養病,其實腦子裏指不定都盤算了什麽,而且這些盤算多半是為了他,而他又不見得會答應的事兒。

李崇的敏銳宋離早就知道,他知道方才的話他聽著生氣,擡手輕輕摩擦了他的手臂,微微仰著頭看他,目光放軟,哄著他開口:

“坐下說好不好?仰頭瞧的我有些頭暈。”

李崇對他這麽久的隱瞞,加上說什麽要隨著直廷司的覆滅而認罪伏誅的話,確實惱火的厲害,但是看著他真的擡手撫上額角還是怕他真的不舒服,氣鼓鼓地坐在了一旁。

這桌子上只有兩個茶盞,一個是他的,一個是方才張沖用過的,他給自己的茶盞中斟了茶,放在了李崇的面前,示意他消消火。

李崇毫不客氣地直接舉杯幹了,目光再次放在他身上,示意開始解釋吧,宋離緩緩開口:

“憬琛,你覺得一個朝不保夕,一身罪孽的宦官能伴君側多久?又會有什麽後果?”

李崇沉默了下來,他知道宋離的意思,如今他們能平和度日是因為時日還短,他們的關系在宮中並無人察覺,但是長久下去呢?這層紗紙總有被捅破的那一天,到時候朝中會掀起巨浪。

他們和正德帝與帝師還不同,正德帝二人是礙於世俗倫理,雖然看上去這個關系阻礙極大,但其實只要他們不在意禦史時不時的參奏和史書工筆便也沒有什麽大不了,但是他與宋離卻又不同。

宋離這個身份太特殊了,如果他與宋離牽扯不清,甚至讓宋離冠以榻上之臣的名頭,有礙的不光是兩人的聲名,甚至直廷司會借由宋離的身份變成一塊兒貼在大梁身上難以拔出的膏藥。

但是若動直廷司,宋離必然不可能全身而退,或賜死或流放,即便他勉強保他下來,宋離在朝堂也不可能再有一席之地,他難道真的能讓這人成為深宮中等著他臨幸的一個孌寵嗎?宋離絕不會接受,而他也不會答應這樣的結局。

李崇方才渾身的怒氣幾乎是頃刻間消散,肩膀頹然松懈了下來,微微垂著頭,他擡手搓了搓臉:

“是我得過且過了,眼前的安穩和幸福讓我舍不得去多想以後,直廷司的事兒也是一拖再拖,你已經有了打算了吧,直廷司是留不住了,宋離也留不住了對不對?”

李崇睜眼瞧著他,烏黑的眼珠在酒後顯得更加清亮了一些,無端讓宋離不忍,他想擡手揉揉他的頭,卻礙於兩人距離稍遠這才作罷,他故作無事地輕笑了一聲:

“沒了周墨黎還有宋離,沒了宋離自然還會有旁的身份陪在陛下身邊,偷梁換柱在鍘刀下留下一條命,這輩子我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一次還有陛下為我遮掩,想來是萬無一失的,左右能留下一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