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第2/5頁)

這老臣當年應當與薛懷遠交情不錯,見到故人,便將當初薛懷遠為何辭官的原因娓娓道來。有志不能伸,到底是憋屈。眾人聽來,只覺得心中感慨萬千,十分惋惜。

他的笑,帶著一點隔岸觀火的輕松,又有些知曉彼此秘密的心照不宣,一雙眼睛瀲灩動人,仿佛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似乎還帶了幾分欣賞。

姜梨和薛昭生下來的時候,薛懷遠已經不做工部尚書了,也改了名字。因此姜梨並不知道這一段過往,由這位薛懷遠的舊識老臣說出來,方才曉得真相。

他是知道的,他什麽都知道。

所以他甚至改了名字,從有淩雲之志的“薛淩雲”,到望月懷遠的“薛懷遠”。

姜梨低下頭去,今日這一戰,她盡了全力,索性,她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

原來不是機遇,是父親曾經已經做到了大官兒,卻自認性情不適合這樣的官場。北燕朝廷臣子間相互傾軋,或沆瀣一氣。對父親來說,倒不如做個小小的縣丞,造福一方百姓。

為薛懷遠平反,讓馮裕堂血債血償,最重要的是,她在永寧和沈玉容之間埋下了一顆種子,這種子終將破土發芽,在他們二人的土地上形成一道永遠不可調和的裂縫,姜梨就要以這道裂縫,劈開一條口子,開始復仇的道路。

姜梨卻是恍然。難怪當年跟著父親多年的下人說道,父親有濟世之才,偏偏安居在桐鄉狹小的天地,若非厭惡官場風氣,怕是早已飛黃騰達。她時時就覺得奇怪,父親有這樣大的本事,關於朝中局勢,大處小處都看得清楚明白,為何只做了一個縣丞。

這只是一個開始,她這樣想。

薛淩雲?這個名字對於殿中諸位來說,都很陌生。但關於京中運河水利,卻是無人不知。能主導這般工程的人,自然是有才幹的人。為何要放著工部尚書不做,去做小小的縣丞?

關於薛家一案的廷議,就這麽結束了。

那朝臣拱了拱手,道:“當年先皇還在的時候,薛淩雲曾為燕京興修運河水利,先皇見他頗有才幹,提拔為工部尚書。只不過薛淩雲只做了一年工部尚書,就辭官離去。今日一見薛懷遠,下官這才發現,這薛懷遠與薛淩雲一模一樣,只是蒼老了太多,下官鬥膽猜測,薛懷遠就是薛淩雲。”

這一場廷議,以周德昭提審開始,成王譏嘲為先,卻不知不覺得,被姜梨一手主導。一直到了最後的結束,一切都在姜梨的掌握之中。

洪孝帝問:“什麽薛淩雲?”

但這樣的結果似乎沒什麽可辯駁的地方。

薛淩雲?眾人奇怪。

燕京百姓們同樣關注這一場廷議的結果,姜梨帶著桐鄉人在長安門前鳴冤鼓的動作,已經讓整個燕京城的人們都知道。無意中,也得知了這樁案子的來龍去脈。所有人都為薛家一案揪心著。

心裏胡思亂想著,朝臣裏,忽然有人開口道:“薛淩雲,這不是薛淩雲麽?”

因此,廷議的結果出來後,短短一個時辰,幾乎整個燕京城都傳遍了。

不不不,姜元柏又立刻打消了自己心裏這個荒唐的念頭。肅國公自己生得絕色傾城,什麽樣的美人沒見過,姜梨頂多算個小美人,怕是還入不了姬蘅的眼。況且姬蘅此人陰險狠辣,並非良配。雖然他與姜梨不是很親厚,但到底是自己的骨血,不希望姜梨落得淒慘結局,被人算計,最後還要連累姜家。

那薛懷遠果真受了天大的冤屈,分明是好官,卻被害得如此田地。眾人也曉得了,薛懷遠曾經叫薛淩雲,做的是工部尚書,燕京城的運河,便是他主持修繕的。

莫非……他看著姜梨幹凈的臉,姜梨已經不是那個被送往青城山上,驕縱任性的女童了,她漸漸長大,容貌有了少女的楚楚風姿。清麗秀媚如同春日初生的雪白梨花,幹凈清新,招人喜愛。

運河一事,造福多少百姓,燕京百姓聞言,幾乎要與桐鄉百姓一般,為薛懷遠的遭遇大感不平。那馮裕堂被判處絞刑,百姓們便自發地要去親眼目睹惡人斷氣。

姜元柏連忙謝恩,心中卻納悶,他們姜家和肅國公可是沒有一星半點的往來,姜梨和姬蘅也當沒什麽交情。何以這位喜怒無常的肅國公會突然幫姜梨說話?

與此同時,還有一則傳言傳得沸沸揚揚,聽說薛懷遠入獄,是當朝永寧公主指使馮裕堂幹的。這傳言沒甚麽根據,且永寧公主和薛家也沒什麽往來,因此說的時候,並不能找到切實的根據。但說的人多了,漸漸整個燕京城的人都知道。

年輕人容貌俊美,形若妖孽,似笑非笑說這種帶著幾分恐嚇的話,立刻就起到了效果。至少洪孝帝是聽進去了。洪孝帝道:“肅國公說得不錯,朕並非聽不得真話之人,姜愛卿,”他對姜元柏道:“你這個女兒,養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