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招搖(第3/5頁)

姜梨又錯開目光去看另一頭永寧公主。

平心而論,姜梨的眉眼生得像姜元柏,清秀分明,輪廓卻生得像葉珍珍,有種天真的敦厚。然而她的眼神,她的笑容,既不像姜元柏那麽風骨自在,也不如葉珍珍單純活潑。

永寧公主倒是毫不遮掩對沈玉容愛慕,目光幾乎是追隨者沈玉容而移動,只是這樣看來,似乎是落花有意流水不如想象中的有情,沈玉容並沒有投給永寧公主一個眼神。

眼下,她終於瞧見了這位把兒子迷得神魂顛倒的女孩子究竟是何模樣。

姜梨心中忍不住冷笑。自然了,這樣眾目睽睽之下,當然要遮掩。永寧公主有公主身份,沈玉容卻是個謹慎的人,不會讓任何人抓到他的把柄。他慣來做得很仔細,就如同欺瞞當初的她。

寧遠侯夫人又怒又氣,又生怕周彥邦再惹出什麽禍事,今日的宮宴便打算親自來看看姜梨究竟是何模樣。校驗那兩場,寧遠侯夫人都沒有去,因此不曉得姜梨是如何出的風頭,縱然聽多了周圍人對姜梨校驗場上的誇贊,寧遠侯夫人也嗤之以鼻。

只是,薛芳菲都已經死了,永寧公主千方百計地讓她這個原配騰出了位置,怎麽到現在仍舊不能成為沈家婦?姜梨的心中倏爾閃過一絲快意,不過快意轉瞬即滅。說實話,如今的姜梨,其實很想看看永寧公主嫁入沈家以後是什麽下場,不知真如他們所想的那般皆大歡喜,還是兩兩生怨。

寧遠侯夫人嚇了一跳。周彥邦想要悔婚這事兒不知怎麽還是被季淑然曉得了,生怕季淑然怪罪,寧遠侯夫人不得不登門賠罪,還讓季陳氏幫著說話。一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周彥邦好歹是不提這混賬想法了,可了解兒子秉性的寧遠侯夫人心知肚明,周彥邦並沒有歇下這份心思。

緊接著,姜梨又看到了季家的人,包括季淑然的父親季彥霖,還有柳絮的父親柳元豐。

誰知道姜梨回京後不久,周彥邦突然提出了這麽個荒唐的想法。

成王來得晚一些,到來之後便和太後見禮。

寧遠侯夫人喜出望外。在她看來,燕京城裏沒有比姜家更好的姻親,而姜幼瑤比起姜梨來只好不壞,一來也是姜元柏的嫡女,二來無論是容貌才華還是性情,姜幼瑤都令人滿意。後來周彥邦也相看過,對這樁親事沒有異議,寧遠侯夫人以為,這樁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最後來的是洪孝帝。

季淑然仿佛十分了解她心裏在想什麽似的,只說自己也很舍不得這一樁親事,更舍不得寧遠侯這樣的親家,思來想去,雖然姜梨是不行,可姜家不止姜梨這一個女兒啊。

前後兩輩子,姜梨這是第二次見到洪孝帝。洪孝帝如今二十有七,這對帝王來說是非常年輕的年紀了。他登基七年來,燕朝並無大動亂發生,即便如此,他的皇位仍然坐得岌岌可危,並不如表面安穩。

可沒想到,季淑然竟主動來找她。

但凡身在朝廷中的人,都曉得成王就是洪孝帝最大的威脅。七年之前,洪孝帝倉促即位,成王兵敗一著,七年時間,洪孝帝趕得上如今的成王麽?

姜家縱然家業大,可這樣一個心狠手辣、名聲掃地的小姐,誰家也不敢要。

沒有人知道。

自從周彥邦說起要解除和姜幼瑤的親事開始,寧遠侯夫人就有了心病。雖然當年她和葉珍珍十分交好,但葉珍珍早就死去多年,姜梨身為葉珍珍留下的女兒,自然不比季淑然的親生女兒得寵愛,加之後來姜梨害季淑然小產,聲名狼藉,她也就歇了和姜家攀親家的想法。

洪孝帝的身邊站著一名年輕女子,這女子生得十分貌美纖弱,楚楚動人,然而衣裳並不華麗,甚至稱得上是清簡,一直噙著微笑。柳絮與姜梨咬耳朵:“那是麗嬪,姜幼瑤的姨母。”

和季陳氏說話的寧遠侯夫人就蹙起眉頭。

姜梨恍然,原來這就是季彥霖的嫡長女,季淑然的大姐,麗嬪。

女孩子嘴角也是含著笑容,但和姜幼瑤的笑容不同,姜梨的微笑更像是從心底發出的會心微笑,十分平和舒適,似乎沒有煩惱,讓人瞧著心裏也跟著熨帖起來。

她上次跟著沈玉容進宮的時候,並沒有見到麗嬪,不過早就知道有這麽個人。有人說,麗嬪就如當初夏貴妃之於先皇,是先皇最愛的女人。不過麗嬪和夏貴妃的不同之處在於,麗嬪背後有季家,夏貴妃的背後卻什麽都沒有。

她是很“靈”。

姜梨瞧著麗嬪,麗嬪看起來甚至比季淑然還要年輕幾分,不知平日如何保養,像個妙齡少女一般,很溫柔,也十分和氣,並不指點什麽,和高高在上的永寧公主比起來,簡直不要太平易近人。不過姜梨也清楚,麗嬪真如表面上這般柔弱無爭,便不會在後宮之中也殺出一條血路,成為洪孝帝的寵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