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太一門主

太華前任掌門淵素真人,得太一門天仙季靈子之邀請,乘坐太一遁虛金舟,到達了玄黃仙道大千世界之中。

玄黃仙道大千世界之主,乃是玄黃道君,其創下宗門“太一門”,擁有十脈,即太一,太素,太黃,太平,太華,太虛,太易,太始,太初,太極。

太華這一支,乃是太一門分化而來。

淵素真人查對祖師譜系之後,對季靈子所言,已經相信得差不多。

玄黃道君成道久已,在玄黃世界尊為“道祖”。並不大管事,即太一門轄管世界,底蘊深厚,自玄黃道君所傳仙經,卻再也沒有出過太乙道君,是為大道唯一。

但玄黃道君所成之道,玄黃者,天地也,而十太,皆開天辟地之前的景象也,故而諸多天仙,以玄黃道君遺文,加以各自參悟道果,想要推斷出一枚道果,包涵先天五太,後天五太,成就第二位道君。

唯獨太華一脈,失了嫡傳仙經《太華五龍捧聖仙經》。

只是九洲原本大劫湧動,玄黃大世界之中,也不得真正補全,等著大劫結束,才派遣人來。

只是太華的五龍捧聖仙經,在九洲多年,早已經變更許多,畢竟仙道世界,和神道世界,大道法則十分不同,太華五龍捧聖仙經,最終也演化成了九大天仙傳承。

其實不止九洲的功法在變,玄黃大千世界的功法也一直在變,力量體系數次更改。

如今定在了,肉身十重,神通九重,長生十境,仙人九境,乃至於“天君”之境,即所謂“太乙道君”。

摒棄了煉氣,築基,金丹,元神,這條路線。

淵素真人聽著季靈子介紹,發覺肉身十重,乃是煉體之境界,唯有神變境界,對應築基,而金丹境界,則藏在了神通十境第七境界,後面的“風火大劫”,卻是鬼仙境界的劫數,而“法相境”,則是對應元神境界。

至於長生十重天,則類比元神境界,散仙境界,但對大道氣韻的參悟更為廣大。

這必然是世界法則虛浮所造成的,不若九洲嚴密。

淵素真人的實力在天仙七重,在玄黃世界,則是所謂“天地同壽境界”,雖然不是天君,也不是仙王(對應超品神王)境界。

玄黃世界說是大千世界,但其實自成宇宙,中心世界是玄黃大世界,又名仙界,周遭有三千中千世界,上限都是所謂長生十境。

乃是玄黃道君,模擬混沌宇宙所化。

甚至玄黃大千世界還有三十三重天,與九洲的天境相差甚遠,只容納仙人,分出等級的作用,但已經有了前古不滅宇宙的余韻。

傳聞亦有一“永恒”之物,定於此世界。

與九洲的“太恒定宇天”類似。

而此世界雖然只有一位玄黃道君,卻在混沌諸宇宙中,算得上是前茅了。

淵素真人在九洲不算十分厲害,在玄黃大千世界,卻已經算“三十三重天”上的上位仙人。

不過法則迥異,等到了玄黃大世界,淵素真人便覺得自身有些扭曲了。

感應天道,卻發覺天道是一個人形,以道祖的意志運行,不曾改變。

自身進入世界,便有目光注視而來,令人心生恐怖。

不過九洲之中,同樣恐怖的存在也不少,只是多是神道,氣韻與天地相合。

而此道君的氣韻,似乎是將整個天地,收入腹中。

太一門的山門,在玄黃大世界三十三重天的仙界之上,門人弟子最低都是天仙一重的樣子,不,他們稱之為元仙,都是從下界,也就是三千中千世界飛升上來的仙人。

此界九重仙號稱仙境一重,隔一重天,但在九洲,天仙九重,乃是道果打摩的變化,沒有如此強硬性的力量差距。

太一門的掌門是天仙九重境界,其他脈的道主也都是九重天仙境界,其道場居於太一洪陽天之中,有一百零八座仙山,每山都有自己的洞天秘境。

淵素微微感應,便察覺到了其中的“仙氣”,與九洲有本質上的不同,九洲的仙氣,乃是先天元炁,轉化的仙體,乃是先天道體。

而這裏的仙氣,帶著濃烈的個人烙印氣息,似乎是那位“玄黃道君”的氣息。

季靈子他們習以為常,並沒有感覺到奇怪,但淵素卻察覺到了不對勁,起碼在九洲他沒有這樣的感覺。

太一掌教是為太一真人面容威嚴,不苟言笑,於仙界之中,其執掌災難全包圍,負責給三千中千世界,降臨災難責罰,非同一般。

見到淵素,即道:“太華道主,我們終於見面了。”

淵素真人呵呵一笑:“我非道主,乃九洲大千世界,如今的混沌地仙大世界仙道太華山掌教真人。”

太一門主面無表情:“據本門主得知,你太華仙門,於九洲地位並不算高,不若歸附我太一仙門,亦可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