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這就是!

“你仍愛我,是嗎?你還要我嗎?即使我穿西裝,打領帶?”

“我是你的蝴蝶,在袍子下面……在一切背後,我永遠是我。”

這一段,黃白遊飾演的宋麗玲沒有化女妝,服裝造型都是普通男性。

沒戴長發,也沒把下顎的弧度隱藏,所以樣貌從中性變成了男性,即便表情是柔態依舊未減少,嗓音依舊充滿迷幻魅惑,甚至會讓人感到是女扮男裝,這一幕完全反駁了瑪麗格巴茲的觀點,黃白遊展現的是貨真價實的演技,妝造只是錦上添花。

《娛樂周刊》的駝色記者的目光瞥了瞥瑪麗格巴茲,面對這女記者剛才的活法嗤之以鼻。

好吵!駝色記者雖然什麽都沒說,但瑪麗格巴茲就感覺這貨好吵,話多。

不爽的除開瑪麗格巴茲,還有導演柯南博林,他是開心人們對他選演員的本事大肆贊揚,但不開心只贊揚他選演員,劇情本身呢?

沒有的,影評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斯坦丁黃和巴貝特的雌雄戲之上。

“轟轟烈烈地死去,總勝於庸庸碌碌地過活。”

“到最後,在獄中……遠離華夏,我找到她。我名叫加利瑪,又名——蝴蝶夫人。”

電影結尾,巴貝特貢獻了影帝的表演,飾演的伽裏瑪在絕望中自殺!

不少感性的觀眾,被伽裏瑪自殺前的獨白感動,全片在宋麗玲上飛機的回眸之下結束。

這就完了?薩默塞特詫異,感覺這個結局太敷衍,他以為還會有宋的一場獨白戲。

看過蝴蝶君戲劇舞台的比優斯似乎看出了朋友的疑惑,他解釋:“因為舞台最後一幕是伽裏瑪念完獨白自殺倒在地上,配合音樂《愛的二重奏》,一道強光照亮黑暗中的宋麗玲,宋最後的目光定格在死去的伽裏瑪身上,抽了一支香煙,煙霧彌漫而又消散後的念出最後的台詞‘蝴蝶?蝴蝶?’。”

“這結尾伽裏瑪和宋身份瞬間對調,我的蝴蝶,到底誰是誰的蝴蝶,難怪可以獲得托尼獎最佳戲劇獎,精彩又震撼的結局。”薩默塞特不愛看戲劇,但能想象最終幕的震撼,確實很震撼。

別以為電影的表現形式就一定比戲劇好,任何藝術形式都有優點,就像《蝴蝶君》最終幕,即便是蒙太奇交叉剪輯,甚至平行拼接,也難達到舞台的高度。當伽裏瑪自殺,宋站在黑暗裏,被腳光照亮,同個舞台凝視愛人屍體的震撼。

薩默塞特嘆息,他認為虎頭蛇尾了,不過當影片的演職人員表滾動過去,還是要起身鼓掌。

影廳內的掌聲,有禮貌性的掌聲,有敷衍的掌聲,也有被影片征服的掌聲。

征服主要是被黃白遊和巴貝特的演技征服,但對電影總體評價褒貶不一。

走出影廳時議論紛紛——

“斯坦丁黃的演技比我想象中要好太多,我的上帝,我甚至都想回去把我之前懷疑的言論全部刪掉。”有電影人說。

“柯南柏林拍攝的奇怪電影,遠非他的最佳狀態,更像是一個罕見的失誤,用一種保守的拍攝方式閹割了一部具有挑戰性的戲劇。”有影評人認為有失水準。

“舞台遠遠優於電影,能和戲劇保持一樣水準的只有斯坦丁黃與巴貝特。”有媒體人把鍋扔給了導演。

等等,更多的媒體人想采訪斯坦丁黃。

可當得知被海關拒簽,都發出了嘆息聲,對於宋麗玲的扮演者,歐美媒體們是一無所知,都想挖出華夏表演天才的更多消息。

退而求其次,采訪影片的另一位主演的扮演者巴貝特,奧斯卡影帝,也是媒體的老熟人了。

至於費爾南達……說她是女主,不如說黃白遊是女主,觀影後記者們心裏門清費爾南達是被拉來充場面拉票房的,考慮到導演和費爾的關系,很正常的。

紐約電影節展映的影片很多,但比《蝴蝶君》陣容強大的電影就沒有,所以關注度持續居高不下。

影評人和記者們真實的觀後感也一篇篇出現。小小的篩選兩篇讓長這麽大還沒穿越過的倒黴鬼們看看。

“這部改編自大衛·亨利·黃的托尼獎獲獎戲劇非常浪漫,甚至在某些方面很有品味。它主要涉及解構意大利歌劇大師賈科莫·普契尼作品的殖民概念,以及導演柯南博林作品中一貫出現的壓抑、厭女症、對肉體的迷戀。電影沒有特效與險象叠生的劇情,但它仍是一部迷人的心理歌劇。”——《娛樂周刊》

“這將是對戲劇臨床改造最糟糕的一作,還將精彩的百老匯劇目變成了狗血的愛情故事。這將是柯南博林導演生涯最失敗的作品。”——《好萊塢陣地新聞》

黃白遊的表演有多成功呢?看看陣地報的評價,都不攻擊演員了,開始攻擊導演和整部片子。